• qiáng
  • yǒu
  • ě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é qiáng yǒu ěr

成语解释: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 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宾语、分句;指小心秘密泄漏

繁体字形:隔墙有耳

英文翻译:beware of eavesdroppers

隔墙有耳的意思

隔:1.遮断;隔开:隔成两间房。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2.间隔;距离:隔两周再去。相隔不远。

墙: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砖墙。城墙。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成语评论

隔墙有耳”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提醒人们说话时要小心,因为可能有人在暗中偷听。比如同事在茶水间悄悄讨论升职加薪的事,突然压低声音说:“咱们换个地方聊吧,隔墙有耳。”这个场景是不是很贴近职场生活?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到处都是摄像头和智能设备,这个成语还适用吗?实际上,它的内涵正在扩展。比如朋友用手机聊天时突然打字说:“电话里不聊了,隔墙有耳,见面细说。”这里既包含对电子监听风险的警惕,也保留了成语原有的警示意味。

在历史故事中,这个成语常出现在关键时刻。比如电视剧里将军刚要说出作战计划,幕僚突然指着帐篷外晃动的影子示意“隔墙有耳”,立即改用暗语交流。这种戏剧化处理,反而让观众更直观理解信息保密的重要性。

我个人观察发现,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黑色幽默。就像上周在咖啡馆,邻座姑娘突然笑着对闺蜜说:“再说下去要被做成短视频素材了,隔墙有耳懂不懂?”这种调侃式的应用,既保留了警示功能,又缓解了隐私被侵犯的紧张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不应该成为封闭沟通的借口。比如家长教育孩子时过度使用“隔墙有耳别乱说”,可能让孩子变得过度戒备。关键是要区分场合,在保护必要隐私的同时,保持开放健康的交流心态。

观察街头巷尾的真实场景,这个成语的生命力比想象中顽强。快递站老板提醒顾客“扫码付款小声点,隔墙有耳”,社区调解员劝说吵架夫妻“楼道不是说话处,隔墙有耳要注意”,这些鲜活案例证明,人们对隐私保护的朴素认知从未消失,只是换上了时代的新装。

隔墙有耳的造句

  1. 造句 隔墙有耳,保不准秘密会泄露出去。
  2. 造句 你介绍的什么经验?都是隔墙有耳,早就不适用了。
  3. 造句 说话声小点,隔墙有耳。
  4. 造句 眼光只能看直线,隔墙有耳能拐弯。有用信息要听全,污言秽语听不见。流行小曲去心烦,雨打苔阶听雨眠。爱耳日,爱耳不是三两天,耳聪人生保平安!
  5. 造句 你不知道生活在极权国家是怎么回事,在那里隔墙有耳,甚至你的亲生孩子都会在别人的怂恿下告发你。
  6. 造句 例句:在办公室说话小心点,隔墙有耳啊。
  7. 造句 我听人说隔墙有耳、好些话说过了会后悔。
  8. 造句 他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凡是做得不好的事总会传开去。
  9. 造句 我来你的饭店吗?隔墙有耳,最好我们在公园里碰面.
  10. 造句 这里隔墙有耳,也不能用喝酒作为理由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