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ān
  • ch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é wū cuān chuán

成语解释: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成语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隔屋攛椽

英文翻译:Rafters

隔屋撺椽的意思

隔:1.遮断;隔开:隔成两间房。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2.间隔;距离:隔两周再去。相隔不远。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撺:1.抛掷。2.匆忙地做:临时现撺。3.发怒:他撺儿了。

椽: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成语评论

隔屋撺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为了帮朋友找工作,硬是托关系找到一家完全不对口的公司,结果双方都尴尬。朋友的专业是美术设计,对方公司却需要机械工程师,这就像“隔屋撺椽”——明明隔着屋子,非要扔根椽子过去,结果椽子掉地上,事也没办成。

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隔屋撺椽”形容这类行为?其实它点出了一个关键:做事不考虑实际条件和能力范围。就像有人想用竹篮打水,工具和目的完全不匹配,努力反而成了无用功。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比如父母逼着内向的孩子当众演讲,或者强迫自己学根本用不到的技能,结果白白消耗精力。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选择比蛮干更重要”。我曾见过一位同事,为了升职拼命加班,却忽略了提升核心能力,最后反而被更年轻的竞争者超越。这就像在错误的墙上钉钉子,钉得再深也挂不住画框。与其盲目行动,不如先看清目标是否在自己能触及的“屋子”里。

有趣的是,“隔屋撺椽”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反而更常见。比如有人看到直播带货火爆,就砸钱买设备、租场地,完全没考虑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这种模式。结果库存积压,粉丝也没涨几个。这时候不妨停下来想想:这根“椽子”真的能扔到对面吗?还是换个更近的“屋子”更靠谱?

最后说点个人体会:年轻时我也干过不少“隔屋撺椽”的事,比如试图同时兼顾三份兼职,结果每件事都做不好。后来才明白,真正的效率不是同时做很多事,而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真正能接住的“椽子”上。毕竟,与其隔着三间房扔木棍,不如好好修葺眼前的屋檐。

"隔屋撺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