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āo
  • wén
  • l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iāo wén kè lòu

成语解释: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做事

繁体字形:鵰文刻鏤

英文翻译:Carving and carving

雕文刻镂的意思

雕:1.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雕版。雕漆。雕花。雕塑。2.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石雕。玉雕。浮雕。3.有彩画装饰的:雕梁画栋。4.姓。5.鸟,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是猛禽。种类较多,如金雕、海雕等。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镂:雕刻:雕镂。镂刻。镂花。镂空。

成语评论

雕文刻镂”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工匠在精雕细琢艺术品,但作为成语,它其实带着点批评的味道。比如有人为了写一篇工作报告,花三天时间调整字体颜色、设计封面动画,最后却忘了补充关键数据——这就叫“雕文刻镂”。过度装饰反而让核心内容变得模糊,像给馒头镶金边,吃的人可能更在意金子能不能消化。

有人问:“为什么人们会沉迷于表面功夫?”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短视频平台上,有人用半小时摆盘拍15秒的早餐视频,结果面包凉了、咖啡洒了。其实这种“仪式感陷阱”背后,藏着对“被认可”的焦虑。就像小时候写作文,总觉得多用几个成语才能拿高分,反而忘了真实感受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

工作中也常见这样的场景。某次看到同事的PPT用了五种动画特效,领导却问:“第三页的数据来源是哪?”这时候才意识到,就像雕花大门再漂亮,如果锁坏了照样进不了屋。个人觉得,现代社会信息过载,大家习惯用“视觉冲击”抓眼球,但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简单直白的表达里。

如何避免“雕文刻镂”的误区?不妨试试“先搭骨架再穿衣”的方法。就像造房子先打地基,写方案先把核心逻辑理顺,做产品先解决基础功能。有个朋友开面馆,最初执着于定制青花瓷碗,后来发现客人更在乎面条是否劲道、汤头是否鲜美。现在他用普通白瓷碗,但每碗多放两片牛肉,生意反而更红火了。

有人担心简化会显得不够用心,其实不然。宋代汝窑瓷器单色无纹,照样成为传世珍品;乔布斯发布iPhone时,发布会PPT只有黑白两色。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真正的精致不在于堆砌,而在于懂得取舍。就像好的故事不需要华丽辞藻,真诚的情感自会找到共鸣的缝隙。

下次准备给项目“加戏”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单纯为了看起来厉害?就像给木桶装水,与其在外壁雕龙画凤,不如先检查有没有漏水的缝隙。毕竟世界需要工匠精神,但不需要用力过猛的表演。

"雕文刻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