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āo
  • chóng
  • zh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iāo chóng kè zhuàn

成语解释:见“雕虫篆刻”。

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尽清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繁体字形:鵰蟲刻篆

英文翻译:Carving insects and seal characters

雕虫刻篆的意思

雕:1.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雕版。雕漆。雕花。雕塑。2.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石雕。玉雕。浮雕。3.有彩画装饰的:雕梁画栋。4.姓。5.鸟,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是猛禽。种类较多,如金雕、海雕等。

虫:比喻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书虫。网虫。可怜虫。应声虫。糊涂虫。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篆:1.汉字形体的一种:篆书。篆体。大篆。小篆。真草隶篆。2.写篆书:篆额(用篆字写在碑额上)。3.指印章。

成语评论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雕虫刻篆”的情况?说白了,就是有人为了搞点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把正事儿给耽误了。比如隔壁老王,最近迷上了做PPT动画,愣是把一个简单的项目汇报做成了好莱坞大片特效——结果内容空洞得连老板都忍不住问:“所以这个季度的业绩到底涨没涨?”你懂的,这就是典型的“雕虫小技用力过猛,核心问题直接摆烂”。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那这成语和普通‘追求细节’有啥区别?”哎,关键就在于“度”啊!比如你写论文时查资料查得细致,这叫认真;但要是光顾着给标题加渐变阴影、调参考文献的字体颜色,反而没时间修改论点漏洞……兄弟,这就跑偏成“雕虫刻篆”了喂!说白了,技巧永远得给内容当配角才对味。

不过话说回来,生活中还真有不少人容易掉这个坑。就像我表妹学画画那会儿,素描基础还没打牢,就急着研究怎么用金粉勾线,结果参赛作品被评委吐槽“像洒了金坷垃的煎饼果子”。你看,这事儿告诉我们啥?——地基没打好的精装修,它经不起推敲啊!所以说啊,雕虫刻篆这事儿吧,偶尔当兴趣玩玩还行,可千万别让它抢了主线的风头。

其实换个角度看,现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就拿自媒体来说,有些博主为了视频转场够炫酷,又是无人机航拍又是绿幕特效,结果讲的知识点漏洞百出。老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现在的流量时代反而催生了不少“刀把镶钻,刀刃生锈”的怪现象。要我说啊,雕虫刻篆这事本身不算错,但咱得时刻提醒自己:别让形式大于内容,毕竟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准备“炫技”之前,不妨先灵魂三问:这玩意儿能帮别人更好理解我的核心内容吗?会不会让人忽略重点?是不是有更直接的表达方式?记住了,真正的牛人都是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毕竟咱们追求的是“四两拨千斤”,可不是“千斤秀四两”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