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ǐng
  • cáng
  • x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ù yǐng cáng xíng

成语解释:躲躲闪闪貌。犹言藏头露尾。

成语出处:清·感惺《断头台·党争》:“此时国民眼中,尽是照妖有镜,又何用扭扭捏捏,露影藏形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做事和说话等

繁体字形:露影藏形

英文翻译:Hidden in the open

露影藏形的意思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影: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成语评论

提到“露影藏形”,很多人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用在哪里?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刻意隐藏踪迹、避免暴露真实意图的状态。比如职场中,有人可能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针对,选择暂时低调行事,既不主动邀功,也不轻易站队。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他在“露影藏形”,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成语?直接说“隐藏自己”不就行了吗?其实,“露影藏形”更强调行动上的谨慎与策略性。比如自然界的变色龙,它改变肤色融入环境的行为,就是一种生存本能的“露影藏形”——既不是为了欺骗,也不是出于恶意,而是为了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聚会时,有人明明知道某个八卦的真相,却故意岔开话题,假装一无所知。这种“露影藏形”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避免卷入是非、维护人际关系,或者单纯觉得没必要点破。这时候,成语的使用就比简单说“隐瞒”更生动,因为它包含了主动选择与情境判断的意味。

个人认为,“露影藏形”在现代社会尤其值得思考。我们既需要保护隐私、避免过度曝光,又担心过于隐藏会失去真诚。比如社交媒体上,有人精心设计动态展示“完美生活”,本质上也是一种数字化的“露影藏形”。关键在于找到平衡——既要守护自我,也要在重要时刻敢于展现真实。

最后回到成语本身:为什么古人会创造这样的表达?或许因为人性中的自我保护与策略性示弱从未改变。无论是战场上的战术伪装,还是谈判桌上的以退为进,适度“藏形”反而能创造更多可能性。就像夜行的旅人提着灯笼,既照亮前路,又不会惊动暗处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