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ù chāo xuě zuǎn
成语解释:谓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
成语出处:元·黄溍《题李氏白石山房》诗:“露钞雪纂久愈富,何啻邺侯三万轴。”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露鈔雪纂
英文翻译:Rubra rubra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钞:1.指钞票:现钞。2.姓。3.同“抄1”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纂:1.编辑:编纂。纂辑。2.〈方〉纂儿,旧时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
“露钞雪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字面上是说“在寒露里抄写,在大雪中编纂”,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人不顾恶劣环境坚持学习或写作。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家的儿子备战高考,冬天暖气坏了,他裹着棉被缩在台灯下刷题,这不就是现代版“露钞雪纂”?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有电子书和空调了,这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核心在于克服困难的专注精神。就像程序员连续三天调试代码,作家在地铁上用手机备忘录写稿,形式在变,但那股子劲儿没变。我倒是觉得,这种精神在碎片化时代反而更珍贵——毕竟刷短视频可比啃专业书轻松多了。
咱们再换个角度看。隔壁王奶奶总说:“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这话虽然刺耳,但细想“露钞雪纂”式的坚持确实能带来不可替代的成就感。去年我学编程时,有天下暴雨停电,硬是摸黑写了两个小时代码,虽然第二天发现全是bug,但那种“我和困难死磕”的感觉特别真实。
有趣的是,东西方对这种精神的理解还挺相通。达芬奇在烛光下解剖尸体,王羲之练字染黑池塘,本质上都是“露钞雪纂”的不同版本。不过咱们的成语更讲究天人合一的意境——把自然环境的严酷转化成了精神修炼的道场,这种思维挺值得玩味的。
最后说点实在的。没必要真的跑到雪地里读书,但遇到工作卡壳或学习瓶颈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就像上周我写方案写到凌晨三点,窗外春雨淅沥,键盘声混着雨声,突然就明白了:所谓坚持,不过是把别人眼中的苦,过成自己的日常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