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niǎo chuán yīn
成语解释: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
成语出处:《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繁体字形:青鸟传音
英文翻译:Bluebird's voice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鸟:[niǎo]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2.(Niǎo)姓。[diǎo]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传:[chuán]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4.传导:传电。传热。5.表达:传神。传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7.传染:这种病传人。8.姓。[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音:1.声音;读音:音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2.消息:佳音。音信。3.指音节:单音词。复音词。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音欧。5.姓。
咱们先来聊聊"青鸟传音"这个成语。青鸟到底要传达什么信息?其实这是源自《山海经》的典故,传说中西王母的信使青鸟能跨越千山万水传递消息。就像现在咱们用微信视频通话时,虽然隔着屏幕,但能真切感受到对方的笑容,这种跨越时空的沟通本质,两千年前和今天其实没变。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在海外留学,每次给家里寄明信片都像青鸟传音。他母亲常说:"这纸片儿比视频还珍贵,字里行间藏着温度呢。"这恰好说明,重要的不是传递方式,而是那份用心经营的情感连接。
可能有人会问:在即时通讯时代,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不少年轻人开始重拾手写信件,就像在钢筋森林里养青鸟。有位00后朋友告诉我:"敲出来的'想你'像速食面,手写的'见字如晤'才是小火慢炖的汤。"
有个常被忽视的角度是:青鸟传音不仅指单方面传递。就像上周同事老张的故事——他给客户发方案时总附带手写建议,结果签约率比群发邮件高出三倍。这种"双向传音"的智慧,或许正是现代职场需要的沟通艺术。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发现:我在博物馆见过明代的家书,末尾常有"纸短情长"的批注。这和咱们现在发信息总爱加个表情包异曲同工。无论时代怎么变,人类渴望真挚交流的心,始终如青鸟羽翼下的春风,温暖而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