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g zhōng sī dòng
成语解释: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事物的变化
繁体字形:静中思動
英文翻译:Thinking in stillness
静: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静止。安静。风平浪静。静静的湖水。2.没有声响:寂静。清静。傍晚,公园里很静。3.使平静或安静:静下心来。请大家静一静。4.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静中思动”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一种矛盾的状态——明明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流涌动。它到底该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见过鱼缸里的小鱼吗?它们有时候会突然静止,下一秒却猛地摆尾冲出去。这种“突然的爆发”背后,其实藏着长时间的观察和蓄力。
有人会问:“这和‘厚积薄发’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视角不同。如果说厚积薄发强调积累的过程,静中思动则更像按下暂停键的摄像机——画面静止时,人物的微表情和眼神变化反而更值得玩味。就像职场中的张姐,每天准时下班看似悠闲,其实在通勤路上听完了三门行业课程,半年后直接跳槽升职。
当代人常陷入“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的焦虑。这时候不妨试试静中思动的智慧:去年我邻居王叔退休后,每天雷打不动在小区长椅看报纸。三个月后他牵头成立了社区读书会,现在每周组织线下分享。表面的静止,往往在为真正的行动校准方向。
年轻人谈恋爱也藏着这个道理。小李总抱怨约会时对象抱着手机不说话,后来才发现对方是在查攻略计划周末短途游。有些沉默不是冷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行动预备期”。这提醒我们:判断状态不能只看表象,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永远只是小部分。
在碎片化信息轰炸的今天,刻意保留“静中思动”的空间反而成了稀缺能力。它不需要深山闭关,可能只是每天留出二十分钟对着窗外发呆。我书房窗台上的多肉植物教会我:生长最快的时刻,往往发生在看似静止的夜晚。
下次看到同事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别急着判断他在摸鱼。说不定他正在脑内演练下午的提案,或是构思新的项目方案。生活就像围棋博弈,落子前后的静默时刻,往往藏着决定胜负的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