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i rì fēi yuè
成语解释:非:不论;月:月夜。不论白昼或黑夜。形容不分昼夜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赋篇》:“非日非月,为天下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不分昼夜干事
繁体字形:非日非月
英文翻译:Non day, non month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提到成语,很多人会想到“日积月累”“月下老人”这类带日月元素的词汇。但中文里其实藏着许多“非日非月”却同样生动的表达——它们既不借助天体,也不依赖时间概念,却能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深刻道理。
比如“水到渠成”这个词。有人问:“为什么总说努力就能成功?”其实这个成语就是答案。就像挖好沟渠后,水流自然畅通无阻,它告诉我们准备工作做到位,结果往往不求自得。我常观察到,很多焦虑的年轻人总想立刻看到成果,却忽略了前期“挖渠”的重要性。
再来看“柳暗花明”。有读者困惑:“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这个成语的画面感恰好给出回应——当穿过柳树成荫的曲折小路,眼前会突然出现开满鲜花的明媚景象。这让我想起自己创业时遭遇瓶颈的经历,咬牙坚持三个月后,真的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瓜熟蒂落”。常有人质疑:“为什么时机那么重要?”想象下农民种瓜的场景:没成熟的瓜硬摘会损伤藤蔓,等自然成熟时,瓜蒂轻轻一碰就脱落。这让我联想到现代人频繁跳槽的现象,有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没等到“瓜熟”的契机。
这些成语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们用农耕、自然现象等古人熟悉的场景,把抽象道理变得可触可感。我发现越是科技发达的时代,这类接地气的表达反而更能触动人心。它们像穿越千年的生活导师,用最朴素的比喻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普通的生活观察里。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成语,永远不会被时代浪潮淹没。下次遇到困惑时,不妨想想这些“非日非月”的老话——它们可能比满天星辰更能照亮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