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 jiān bù cuī
成语解释:谓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
成语出处:郑藻如《序》:“陶斋之书之切直,洞中夫时局之隐微,斯不啻李将军射虎之矢,靡坚不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力量大
繁体字形:靡堅不摧
英文翻译:carry all before one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坚:1.硬;坚固:坚冰。坚城。坚不可破。坚如磐石。2.坚固的东西或阵地:攻坚。披坚执锐。无坚不摧。3.坚定;坚决:坚信。坚守阵地。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摧:折断;破坏:摧折。摧毁。无坚不摧。
“靡坚不摧”是一个听起来很有力量的成语,但具体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同事却信心满满地说:“只要咱们团队齐心协力,靡坚不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再大的困难也能被团结的力量攻克。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团队合作上吗?”当然不是。比如有人坚持每天早起跑步,风雨无阻,朋友感叹道:“你这毅力真是靡坚不摧啊!”这里强调的是个人意志的坚韧。可见,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只要拥有足够的决心和行动力,都能用这个词来形容。
成语背后其实藏着一种乐观的思维方式。试想,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问题太难,肯定解决不了”,他可能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但若相信“靡坚不摧”,反而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就像登山者面对陡峭的山崖时,心里默念“没有翻不过的高山”,这种信念本身就能推动人向前。
不过,这里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盲目自信和“靡坚不摧”的界限在哪里?个人认为,关键在于是否付诸行动。比如有人说要减肥却从不运动,这只能算空喊口号;但如果制定计划、坚持锻炼,哪怕速度慢,也能称得上“靡坚不摧”。真正的力量,永远藏在持续的行动里。
生活中,我们常被琐碎的问题困扰——水管漏水、电脑死机、孩子作业不会做……这些看似小事,积攒起来却让人头疼。这时候不妨想想:“既然古人相信靡坚不摧,现代人为什么不能把麻烦拆解成小目标?”换个角度看,修好水管是解决技术问题,辅导作业是提升沟通能力,每个小胜利都在累积“攻克难关”的经验值。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那些真正践行“靡坚不摧”精神的人,往往有个共同点——他们不把困难当成绊脚石,而是看作打磨自己的机会。就像海浪不断冲刷礁石,看似坚硬的岩石最终也会变得圆润光滑。或许,当我们学会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困难时,距离“靡坚不摧”的境界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