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ōu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ǐ yī tōu shí

成语解释: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繁体字形:靡衣婾食

英文翻译:To steal food and clothing

靡衣偷食的意思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偷:1.暗中拿别人财物:偷窃。2.瞒着人:偷听。3.苟且;敷衍:偷生。偷安。4.抽出(时间):忙里偷闲。偷空(kòng)儿。5.偷东西的人:小偷儿。6.“媮”,另音yú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成语评论

靡衣偷食”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但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先别急着查词典,咱们先拆开看看:这里的“靡衣”指代华美的衣服,“偷食”可不是偷偷吃东西,而是指苟且、不讲究的饮食。连起来看,这个成语其实是形容一个人外表光鲜亮丽,实际生活却潦草敷衍——就像电视剧里穿着高定西装吃泡面的社畜,算不算现代版“靡衣偷食”?

举个例子可能更直观。比如古代有个小官员,每天穿着绫罗绸缎去衙门,回家却连顿正经饭菜都吃不上。邻居夸他“真有排面”,他却苦笑道:“我这叫打肿脸充胖子,衣服是当铺租的,俸禄都花在面子上了。”这种表里不一的生存状态,正是成语想要批判的现象。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还有人这样吗?其实换个角度看,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变形版本。比如有人分期买新款手机却舍不得充视频会员,或者朋友圈晒着精致下午茶照片,实际信用卡账单已经刷爆。这种“精致穷”的生活选择,和古人“靡衣偷食”的内核是不是异曲同工?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人反思消费观念。有次看到同事花半个月工资买名牌包,每天却带饭省餐费,问她值不值得,她说:“背这个包见客户才有底气啊。”这种用外在包装弥补内在焦虑的心理,或许就是“靡衣偷食”能穿越千年的现实注解。

不过换个角度想,追求体面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就像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当基本生活保障到位后,适当讲究穿着饮食反而能提升生活品质。重要的是别让外在的光鲜成为内心的负担,毕竟真实的体面,应该是由内而外自然散发的底气。

下次看到朋友圈里的“人间富贵花”时,不妨会心一笑:谁知道这是不是又一个“靡衣偷食”的现代演绎呢?生活这场戏,或许我们都在寻找外在表现与内在真实的和谐共处之道。

"靡衣偷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