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ǐ yán nì lǐ

成语解释: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肌肤

繁体字形:靡顔膩理

英文翻译:have good looks and a delicate skin

靡颜腻理的意思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颜:1.面容,脸色,脸面:容颜。开颜。颜面。颜色。笑逐颜开。鹤发童颜。2.色彩:颜料。五颜六色。3.姓。

腻:1.食物油脂过多,使人不想吃:油腻。2.厌烦:越听越腻。3.细致;光润:细腻。4.积垢:尘腻。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成语评论

说到“靡颜腻理”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它出自《诗经》,原意是形容容貌美丽、肌肤细腻,后来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精致完美。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到底能在哪些场景里用?咱们先看几个例子。

比如描写自然景色:“推开木窗,晨雾中的荷塘宛如靡颜腻理的少女,花瓣上的露珠仿佛胭脂未匀。”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荷塘的柔美鲜活地勾勒出来,比直接说“风景优美”更有画面感。再比如形容工艺品:“这套青瓷茶具薄如蝉翼,釉面光滑似玉,真正做到了靡颜腻理的境界。”这时候成语就成了品质认证的标签。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生活中还能用这么文雅的词吗?其实换个思路就很有趣。某位美妆博主在测评粉底液时写道:“这款产品确实能让肌肤呈现靡颜腻理的状态,但记得卸妆时也要同样用心。”既保留成语的古韵,又接上了当代生活场景,反而显得别致。

我常想,古人用四个字就能精准捕捉到美的精髓,这种语言智慧实在令人赞叹。在当今追求“氛围感”的审美潮流中,“靡颜腻理”更像是一种高级的赞美方式——它不只是夸人皮肤好,更暗含着对整体气质的欣赏。下次看到闺蜜新做的珍珠美甲,与其说“真好看”,不如笑着来句:“你这指甲靡颜腻理的,怕不是仙女下凡?”

语言就像流动的活水,老成语也能焕发新生命。当我们用“靡颜腻理”形容精心打理的绿植、刚出炉的焦糖布丁,甚至是手机屏幕的磨砂质感时,其实是在用诗意眼光重新发现平凡事物的美。这样的表达方式,何尝不是给生活加点甜呢?

下次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精致事物,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藏在衣柜角落的丝绸方巾,平时不显眼,关键时刻却能给表达增添一抹雅致的光泽。毕竟美好的事物值得用美好的语言来相配,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靡颜腻理的造句

  1. 造句 未婚妻是一位靡颜腻理,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的姑娘。
  2. 造句 字脸靡颜腻理,一头秀发乌玉般黑。
  3. 造句 而高铭可无心看电视,多半都是在看零那张靡颜腻理的面容。
  4. 造句 在他身边的女子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左右,皓齿明眸,靡颜腻理,简直是无法挑剔,个子虽然不算高,可是却有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让人看见就忍不住怜爱。
  5. 造句 这本来面目一露,但见此人形相爽朗清举,靡颜腻理,鬓若刀裁,会弁如星,竟是一个神清骨秀,朗然照人的美男子,与方才鬼脸迥异。
  6. 造句 她一身雍容华贵,体态端庄得体,皮肤靡颜腻理,面容蛾首蛾眉。
  7. 造句 靡颜腻理的脸庞如一朵盛开的白莲,一双勾人心魄的凤眼中透着冷艳之美,小巧的鼻子下,是一张樱桃般的小嘴。
  8. 造句 一提到敏意的名字上宫凌靡颜腻理的脸上总是浮现一抹好看笑来。
  9. 造句 走在首者稍长,生的是靡颜腻理,细眼狭眉,偏生肤如铜皮,不知是他天生如此,还是过于暴晒之故,年岁约在十九许间。
  10. 造句 一个平整,勾勒着完美曲线的玉背袒露在空气中,不过跟洪夜想象的光鲜亮丽,靡颜腻理的皮肤不同,其背部几道狰狞的血痕交织纵横着。

"靡颜腻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