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àn yǒu nán sè
成语解释: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为难
繁体字形:靣有難色
英文翻译:appear to be reluctant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小明刚收到老板临时派的任务,要求他周末加班赶进度。他眉头微皱,嘴角抿成直线,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这面有难色的样子,同事一眼就看出他的为难。明明手头项目已经堆成山,该怎么开口拒绝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面有难色’而不是直接说‘为难’?"其实这个成语就像个表情包,把皱眉、抿嘴这些微表情打包成一个画面。它不只是描述情绪,更像按下暂停键,让人看到内心挣扎的瞬间。就像同事小张说的:"看他那个表情,我就知道得帮他分担点工作。"
上周陪母亲逛街时也遇到类似场景。导购员拿着标价四位数的羊绒衫,听我说"再看看"时,她嘴角抽动的样子活脱脱就是面有难色的真人版。这时候的肢体语言比任何销售话术都真实——既想完成业绩,又怕强推惹人反感。
有趣的是,当代年轻人正在改写这个成语的用法。朋友阿琳最近跟我吐槽:"跟甲方开会时,我老板全程保持职业微笑,结果回办公室就演川剧变脸。"这种职场版的面有难色,其实藏着现代人必备的"情绪管理术"。毕竟有些场合,真实情绪只能通过微表情泄密。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想做却犹豫"的临界状态。就像邻居王叔想借梯子又不好意思开口,在楼道里来回踱步的样子。这时候主动问一句"需要帮忙吗",往往能化解对方的窘迫。生活里很多暖心的互动,都是从读懂别人的面有难色开始的。
换个角度看,当我们自己面露难色时,或许该学习更直接的表达。有次项目会议上,实习生小周支支吾吾的样子让我意识到:与其让人猜心思,不如坦诚说"这个部分我需要协助"。毕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时候真等不及别人慢慢解读表情包。
说到底,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就像面镜子,既照见他人的困境,也提醒我们修炼沟通的艺术。下次看到谁面露难色,不妨递杯茶,给个台阶,或者主动打破僵局——这些细微的善意,往往比华丽的语言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