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àn
  • huáng
  • s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àn huáng jī shòu

成语解释: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的脸色不好

繁体字形:靣黄肌瘦

英文翻译:sallow and emaciated

面黄肌瘦的意思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肌:肌肉,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而成。分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瘦: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面黄肌瘦。他近来瘦了。2.(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对):这块肉太肥,我要瘦点儿的。3.(衣服鞋袜等)窄小(跟“肥”相对):裤子做得太瘦了,可以往肥里放一下。4.(地力)薄;不肥沃:瘦田。

成语评论

看到"面黄肌瘦"这个词,你眼前是不是浮现出营养不良的形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面色蜡黄、身体消瘦的憔悴模样。比如在古装剧里,遇到灾荒年景的百姓们"面黄肌瘦地蹲在街边,捧着缺口的陶碗等待施粥",这个画面就很有代入感。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吃穿不愁,还有"面黄肌瘦"的情况吗?其实这个词有了新用法。现在常用来形容过度操劳的上班族——"连续加班三个月后,他面黄肌瘦地瘫在办公椅上,活像被抽干精力的纸片人"。这提醒我们,营养过剩的时代,透支健康同样会导致病态面容。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成语使用要考虑语境。若说幼儿园小朋友"面黄肌瘦",可能引发对家庭养育的质疑;但用在减肥过度的人身上,就成了善意提醒。我常跟朋友开玩笑:"别学明星饿肚子,小心面黄肌瘦像根蔫黄瓜",这种生活化的表达既保留成语精髓,又多了几分俏皮。

从健康角度看,皮肤蜡黄可能暗示贫血或肝病。有次陪亲戚看病,老中医看着检查单说:"你这不单是面黄肌瘦,血色素都掉到正常值以下了"。这说明当外貌变化伴随身体信号时,及时就医比单纯使用成语描述更重要。

换个轻松的角度,这个成语还能用来调侃特殊场景。比如朋友刚结束荒野求生训练,我们可以打趣:"看看你这面黄肌瘦的造型,简直像穿越回来的山顶洞人"。这种用法既保留成语本意,又赋予幽默感,特别适合熟人间的玩笑。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形象化表达。就像手机滤镜能一键生成"面黄肌瘦"特效,语言同样能瞬间勾勒出生动画像。当我们在文字或对话中灵活运用时,既传承了文化基因,也让交流更生动具象。下次想形容某人气色欠佳,不妨试试这个自带画面感的成语。

面黄肌瘦的造句

  1. 造句 生病的小美看上去面黄肌瘦。
  2. 造句 因营养缺乏,他显得面黄肌瘦。
  3. 造句 由于她的胃口不好,面黄肌瘦,看起来好像有病。
  4. 造句 娟子这段时间面黄肌瘦,人也没有精神,是不是病了。
  5. 造句 她的妈妈常年劳累,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样子真让人同情.
  6. 造句 难民一路上颠沛流离,如今个个鹑衣百结,面黄肌瘦,看来令人神伤不已。
  7. 造句 他面黄肌瘦,眼窝深陷,已患病多日。
  8. 造句 这个可怜的小乞丐面黄肌瘦,骨瘦如柴。
  9. 造句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缺衣少食,人人饿得面黄肌瘦。
  10. 造句 难民营里,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人人无精打采。

"面黄肌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