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é fán chéng shèng
成语解释: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成语出处: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行为等
繁体字形:革凡成聖
英文翻译:Change everything into a saint
革:[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话中称人世间: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满十八岁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总共:不知凡几。全书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发凡。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4”。见〖工尺〗。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圣:1.最崇高的:圣地。神圣。2.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圣手。诗圣。3.指圣人:圣贤。4.封建社会尊称帝王:圣上。圣旨。5.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圣经。圣灵。6.姓。
“革凡成圣”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看其实很简单——它说的是一个平凡人通过努力或蜕变,最终达到超凡甚至圣洁的境界。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原本成绩普通的学生,每天早起晚睡刷题、总结错题本,最后考上顶尖大学。这个过程,不正是“革凡成圣”吗?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追求“成圣”呢?做个普通人不好吗? 其实这里的“圣”并不是字面意义的圣人,而是突破自身局限的状态。就像小区里那个坚持跑步的胖大叔,三年甩掉30斤肥肉还跑完了马拉松,这种改变带来的成就感,可能比单纯“变瘦”更有意义。
职场中也有典型案例。某互联网公司的客服专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数据分析,主动帮部门优化投诉处理流程,五年后成了用户体验总监。这个过程中,持续的学习和主动突破,就像给人生安装了加速器。
有人疑惑:这种蜕变必须苦大仇深吗? 我倒觉得未必。认识个做陶艺的姑娘,最初只是周末兴趣班学员,后来把工作室开成了网红打卡点。她说关键是把“喜欢的事做出专业范儿”,这种带着热爱的坚持,反而让蜕变过程充满乐趣。
特别想说的是,“革凡成圣”不是否定平凡的价值。就像玉石需要雕琢才能显露出内在纹理,人的潜力也需要通过行动来激活。有个退休教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60岁开始学油画,现在作品在美术馆展览。她说:“重要的不是成为大师,而是发现七十岁的自己还能成长。”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个概念其实很实用。它提醒我们:外卖小哥可以成为骑行冠军,家庭主妇可以转型自媒体达人,关键是把每个小进步串联成蜕变轨迹。就像手机系统需要迭代更新,人生版本同样可以不断升级。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真正“革凡成圣”的人,往往都保持着学徒心态。他们不把现状当枷锁,而是当作跳板。毕竟,蝴蝶破茧的前提是,它始终相信自己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