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é dài yí kǒng
成语解释: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成语出处:《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人年老消瘦
繁体字形:革帶移孔
英文翻译:Leatherband shifting hole
革:[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移:1.移动:转移。迁移。把菊花移到花盆里去。2.改变;变动: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3.姓。
孔:1.洞;窟窿:九孔桥。鼻孔。2.通达:孔道。3.文言副词。很:孔急。4.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革带移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其实藏着有趣的生活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用法和含义,看看它和我们的日常有什么联系。
这个成语到底从哪儿来?它出自《晋书·周访传》,字面意思是“腰带上的孔眼被移动了”。古人的腰带用皮革制成,长期系紧后孔眼位置会改变——就像现代人穿久的牛仔裤腰围会变松一样。原本比喻人因消瘦导致腰带不合身,后来逐渐引申为事物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状态。
现在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公司新政策让部门架构大调整,可以说:“这次改革简直是革带移孔,整个部门的工作流程都变了样。”这里既保留了“根本变化”的本意,又赋予了适应新时代的解读空间。
成语会不会太晦涩?关键要看使用场景。在技术文档里说“系统架构需要革带移孔式的升级”可能显得刻意,但在文学创作中,用它描写人物变化就很有画面感。比如:“三年未见,他瘦得革带移孔,眼神却比往日更明亮。”既点明体型变化,又暗示精神状态的转变。
有个有趣的观察:古人用服饰变化映射身体状况,今天我们更习惯用体重秤数据。但“革带移孔”的妙处在于,它把抽象的变化具象化为可见的生活细节。这种通过日常物品承载深层含义的表达方式,在短视频流行的今天反而显得格外生动。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转折期的描写。比如创业故事里:“团队熬过市场寒冬,如今办公室依然放着那条移了三个孔眼的皮带,见证着从五人小组到百人公司的蜕变。”实物锚点让抽象的发展过程变得可触摸、可记忆。
下次遇到需要表达“彻底改变”的场景时,不妨想想这个带着皮革味的成语。它就像藏在古籍里的时间胶囊,装着古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等着我们在新时代重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