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é jiù cóng xīn
成语解释:同“革故鼎新”。
成语出处:《魏书·食货志》:“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革舊従新
英文翻译:Reform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革:[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旧:1.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旧时代。旧经验。旧社会。不要用旧脑筋对待新事物。2.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旧书。旧衣服。窗纱旧了。3.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张家口是旧察哈尔省省会。4.老交情;老朋友:怀旧。念旧。亲戚故旧。5.姓。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革旧从新”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明以前总爱熬夜刷手机,结果第二天上班昏昏沉沉。后来他意识到问题,决定“革旧从新”——晚上十点准时关机睡觉,早晨六点起床跑步。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精力充沛,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说明什么?改变旧习惯虽然难,但新方式带来的正向反馈会让人更有动力坚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革旧’不可?旧方法难道没一点好处?”这个问题问得好!比如以前农民种地全靠经验,现在用智能设备监测土壤湿度。旧经验当然有用,但新技术能更精准地预防干旱。所谓“革旧”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把低效的部分换成更适合当下的解决方案,就像给老房子加固地基,再刷层新漆,房子既安全又美观。
最近看到一家传统书店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店主发现顾客越来越少,索性“革旧从新”——把一半空间改成咖啡区,每周办读书会,还开通线上荐书直播。结果不仅老顾客回流,还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打卡。这个案例让我想到:有时候不是“旧东西”不好,而是需要找到与新需求的连接点。就像老树发新芽,关键得找准生长的方向。
或许你会疑惑:“普通人怎么实践‘革旧从新’?”其实可以从微小处入手。比如同事小张总用纸笔记账,经常漏掉开支。后来他尝试记账APP,设了每月消费提醒,半年竟攒下之前双倍存款。这里藏着个小秘密:新工具能弥补旧模式的漏洞,但前提是愿意跨出尝试的第一步。就像用导航软件代替纸质地图,不是否定认路能力,而是让出行更高效。
观察身边那些“革旧从新”成功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既懂得旧方法的局限性,又对新事物保持开放态度。就像骑自行车的人换开电动车,不是否定骑行的乐趣,而是根据路程远近灵活选择交通工具。这种务实又积极的心态,或许才是“革旧从新”最值得学习的精髓。
最后想说,任何改变都会伴随不适应感。就像刚开始用电子书会觉得不如纸质书有质感,但当你发现出差能带整个图书馆时,新的便利就会覆盖旧的不舍。时代永远向前滚动,我们不需要为“告别旧事物”伤感,反而该为“拥抱更适合的生活方式”感到兴奋——毕竟,更好的风景总在更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