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tiáo yǔ shùn
成语解释: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成语出处:《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風調雨順
英文翻译:the wind and rain come in their time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调:[diào]1.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2.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3.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4.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5.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7.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8.调动:岗位调整。9.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10.调查:调研。内查外调。11.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12.调换:调座位。[tiáo]1.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3.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4.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6.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7.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zhōu]朝,早晨:《广韵·平尤》:“调,朝也。”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顺: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顺风。顺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顺大道走。水顺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顺一顺。4.趁便;顺便:顺手关门。顺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顺心。顺眼。不顺他的意。6.顺利:顺遂。这些年一直很顺。7.依次:顺延。8.顺从:归顺。百依百顺。9.姓。
说到“风调雨顺”,你可能会想到农民伯伯望着绿油油的庄稼笑得合不拢嘴的场景。可是,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形容的是气候适宜、自然条件完美配合的状态。比如:“今年雨水均匀、阳光充足,真是风调雨顺,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冒尖了。”
有人会问:“风调雨顺只能用来夸天气好吗?”其实不然。这个成语还隐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期待。比如古人常说:“君王贤明,百姓安居乐业,好比天地间的风调雨顺。”这说明自然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安定是相通的。
那为什么现代社会还要用这个成语呢?举个现实的例子:某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既避免了旱涝灾害,又保护了生态平衡。村民感叹:“现在种地靠科技,也能实现风调雨顺!”可见,这个成语早已超越了字面意义,成为人们对“平衡发展”的生动比喻。
有人疑惑:“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风调雨顺是不是越来越难实现了?”我倒觉得,这反而让我们更懂得珍惜自然规律。就像沿海城市建造防风林、山区推广梯田种植,人类正在用智慧创造新的“风调雨顺”。最近听说有个社区用雨水收集系统解决了灌溉难题,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风调雨顺吗?
仔细想想,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动态平衡”。就像养花不能天天浇水,人生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但当我们学会像应对天气变化那样处理生活起伏时,或许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风调雨顺”。比如创业者抓住市场机遇,家长把握教育节奏,本质上都是对“恰逢其时”的追求。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观察:老一辈人常说“天时不如人和”,这和风调雨顺的智慧不谋而合。或许真正的顺遂,不在于苛求完美环境,而在于培养适应变化的柔韧心态。就像江南的梅雨季,虽然潮湿闷热,却能酿出最清甜的杨梅酒——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风调雨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