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léi huǒ pào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急躁。
成语出处: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二回:“上前天我们才到上海,货还没有起完,到了半夜里,忽然宪太太来了,风雷火炮的一阵,马上就要开船,脸上很带点怒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風靁火炮
英文翻译:Thunderstorm gun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炮:[pào]1.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火药发明后,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2.爆竹:鞭炮。花炮。3.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páo]1.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2.烧;烤(食物)。[bāo]1.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搅拌:炮羊肉。2.烘焙: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风雷火炮”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很有画面感?比如同事小李接到紧急任务,立马起身说:“这事儿得用风雷火炮的劲儿处理,拖不得!”结果他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解决了。这种场景里,“风雷火炮”形容的就是行动又快又猛,像一阵风带着雷火扑面而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风雷火炮’而不是别的词?”其实这四个字各有讲究——风代表速度,雷象征声势,火和炮则强调力度。合在一起,既快又猛,还带着点不容忽视的压迫感。比如邻居家小孩学滑板,摔了十几次还是大喊“我就要用风雷火炮的毅力练到会”,这种不服输的冲劲儿,用这个词就特别贴切。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周末社区组织大扫除,王阿姨举着扫把站在楼道里喊:“咱们今天就得拿出风雷火炮的气势,两小时搞定整栋楼!”结果大家真的像被按了快进键,扫帚拖把齐飞,转眼楼道焕然一新。这时候用这个词,既夸了大家的效率,又透着点幽默感。
我倒是觉得,现代社会特别需要“风雷火炮”的精神。现在很多年轻人做事总想慢慢来,这当然没问题,但遇到关键节点时,确实需要这种果断利落的劲头。不过也要注意分寸,就像炒菜火候太大容易焦,做事太急反而容易出错。上周我赶着交方案,结果把客户名字都打错了,这就是典型的“火炮过头”。
最后看个职场案例。公司新项目启动会上,项目经理指着进度表说:“这个月我们必须用风雷火炮的速度推进,但也要像拆鞭炮一样仔细,不能光图快。”这句话特别妙,既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又提醒大家注意细节,把成语用得恰到好处。
说到底,“风雷火炮”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招,用对了能一招制胜,用错了可能伤到自己。关键是要看清场合,该快的时候别犹豫,该稳的时候也别勉强。就像老家门口那棵老槐树,春天抽新芽比谁都快,到了冬天就知道默默蓄力,这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