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āo
  • líng
  • shū
  •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iāo líng shū jiàn

成语解释: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如今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住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飄零書劍

英文翻译:Wandering Book sword

飘零书剑的意思

飘:1.随风摇动或飞扬:飘动。飘摇。飘落。红旗飘飘。外面飘着雪花。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两腿发飘。3.轻浮;不踏实:作风有点儿飘。4.姓。

零:1.零碎;小数目的(跟“整”相对):零用。零售。化整为零。2.零头;零数:挂零儿。年纪已经八十有零。3.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单位较高的量之下附有单位较低的量:一年零三天。八元零二分。4.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三零一号。二零零零年。5.表示没有数量:一减一等于零。这种药的效力等于零。6.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零点。零下十摄氏度。7.姓。8.(草木花叶)枯萎而落下:零落。凋零。9.(雨、泪等)落下:涕零。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成语评论

飘零书剑”这个成语,字面像是书本和宝剑在风中飘荡,实际描述的是一种人生状态——文人或武士漂泊在外,身怀才华却难以施展。比如:“他带着几卷诗稿和一把旧剑,飘零书剑二十年,走遍南北却始终未遇伯乐。”这种画面感强烈的表达,能瞬间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命运洪流中挣扎的理想主义者。

为什么用“书剑”来比喻人生?古代文人常以“书”象征学识,“剑”代表侠义或武力,两者结合恰恰映射了一个人的精神与行动能力。当它们“飘零”时,便有了双重隐喻:不仅是实物的流离,更是抱负的落空。例如:“互联网时代的自由职业者看似潇洒,实则如同飘零书剑,在算法浪潮中寻找自己的锚点。”这种现代场景的嫁接,反而让成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飘零”并非全然消极。宋代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道“早岁那知世事艰”,晚年依然“尚思为国戍轮台”,恰如一把锈迹斑斑却依然锋利的古剑。这提醒我们:困境中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像今天跨城求职的年轻人,行李箱里装着专业书籍和健身器材,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书剑飘零”?

如何在现实中理解这种状态?我曾遇见一位非遗传承人,他的工作室从胡同搬到文创园,再搬到短视频平台,手中刻刀与抖音账号并置案头。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载体的碰撞,不正是一场温柔的文化漂泊吗?飘零书剑的深层意义,或许不在于到达某个终点,而是在流动中保持内核的完整。

当我们谈论“飘零书剑”,本质上是在讨论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张力。就像候鸟必须迁徙才能生存,有些人的才华注定要在颠簸中淬炼。那些带着简历穿梭在写字楼的身影,捧着论文辗转于实验室的学者,他们身上都晃动着书与剑的微光——这光芒未必立刻被看见,但永远在等待破晓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