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i
  • gōng
  • x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i gōng xiàn zǐ

成语解释:频频传杯。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一回:“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聚饮

繁体字形:飛觵獻獻

英文翻译:the large cups are used and passed around in great frequency

飞觥献斝的意思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觥: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献:1.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献花。献旗。贡献。把青春献给祖国。2.表现给人看:献技。献殷勤。3.姓。

斝:古代饮酒器。圆口,平底,三足。

成语评论

哎,说到“飞觥献斝”这成语,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是:这词儿咋念啊?其实“觥”(gōng)和“斝”(jiǎ)都是古代的酒器,说白了就是喝酒用的杯子。那这成语啥意思呢?简单!就是一群人热热闹闹举杯畅饮的场景嘛!比如说:“公司年会上,大家飞觥献斝,庆祝今年业绩突破新高。”你品,是不是画面感立马就来了?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喝酒的场合吗?哎,这就是个比喻嘛!重点不在酒,而在“气氛嗨到飞起”的状态。比如朋友聚会聊嗨了,哪怕喝的是奶茶,也能调侃一句:“咱今天以茶代酒,飞觥献斝不醉不归!”(手动狗头)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儿是不是太文绉绉了?现在用会不会显得装?”哎,这就是中文的魅力啊!偶尔拽个冷门成语,反而能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在演讲稿里加一句:“希望各位同仁飞觥献斝时,也别忘了咱们的初心。”既有文化底蕴,又能调节气氛,你说妙不妙?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成语用起来得看场合。要是跟00后小伙伴开黑打游戏,突然冒出一句“飞觥献斝”,估计全队都得懵圈三秒。但如果是文化沙龙或者传统节日活动,这词儿就能瞬间拉满仪式感。比如中秋家宴,爷爷端着白酒杯说:“来!咱们飞觥献斝,月圆人更圆!”是不是比干巴巴的“干杯”更有味道?

个人觉得啊,这些老成语就像藏在博物馆里的宝贝,用对了地方绝对能惊艳四座。现在年轻人总说“yyds”“绝绝子”,但真要表达那种觥筹交错的欢乐场面,还真得是“飞觥献斝”才够味儿。下次家庭聚会试试?说不定还能给熊孩子们科普点传统文化呢!

话说回来,现在大伙儿聚会都爱举着手机拍照发朋友圈。要是真能还原古人那种“飞觥献斝”的纯粹快乐,放下手机痛快聊聊天,说不定人际关系还能更升温呢。毕竟啊,酒杯碰的是情谊,不是流量嘛!

"飞觥献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