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gě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gǔ rú gěng

成语解释:犹言食古不化。

成语出处:卷盫《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崎锜训诂,恒迟回于‘秃伏禾’之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食古如鯁

英文翻译:Food is like a fishbone

食古如鲠的意思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鲠:1.鱼骨头:如鲠在喉。2.(鱼骨头等)卡在喉咙里。3.正直。

成语评论

食古如鲠”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形容吃饭被鱼刺卡住,但实际用来比喻人固守旧观念、难以接受新事物。比如某公司开会时,部门主管坚持用二十年前的营销方案推广新产品,结果年轻人听得直摇头:“客户习惯早变了,咱们这算不算‘食古如鲠’?”这话一出,会议室突然安静——传统经验固然重要,但硬套过时的方法,可不就像强行吞咽卡嗓子的鱼骨头?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食古如鲠”会成为问题?举个现实例子:某古镇为了保护传统风貌,严禁居民安装空调外机。结果夏天游客量锐减,本地年轻人纷纷搬走。镇长后来在采访中反思:“我们错把‘守旧’当成了‘传承’,其实给老房子加装现代设施,就像给古籍配电子书——传统需要呼吸的空间。”这个案例恰好说明,僵化执行旧规则反而会扼杀文化生命力。

值得讨论的是,如何在“守”与“变”中找到平衡点?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惊艳的跨界展览:明代青花瓷图案被设计师提取成现代服饰纹样,老物件通过新载体重新流行。这让我想到,对待传统文化不该像整理标本,而要像培育盆栽——既保留根系,又允许新枝生长。毕竟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把古董锁进玻璃柜。

最后看个反差案例:某中学语文组坚持手写教案三十年,直到年轻教师用AI工具分析出学生常错知识点,教学效率提升三倍。老教师们这才意识到,“食古”未必能“鉴今”,就像毛笔字再美,该用键盘时也得切换输入法。时代浪潮里,懂得在传统土壤里播种新种子的人,才能收获更丰硕的果实。

"食古如鲠"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