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kě jiāo pò
成语解释:交:一齐,同时。饥渴一齐袭来
成语出处:清·纪昀《滦阳消夏录·齐舜庭》:“昼伏夜行,窃瓜果为粮,幸无觉者,一夕饥渴交迫,遥望一灯荧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饑渴交迫
英文翻译:Hunger and thirst
饥:1.饿:饥餐渴饮。如饥似渴。2.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连年大饥。
渴:1.口干想喝水:解渴。又渴又饿。临渴掘井。2.迫切地:渴望。渴念。3.姓。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迫:[pò]1.压制;硬逼:迫使。2.接近:迫近。3.急促:急迫。从容不迫。[pǎi]〔迫击炮〕一种火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射角通常在45˚以上,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
饥渴交迫的成语怎么用?举个例子:烈日下赶路的旅人,嘴唇干裂、脚步虚浮,此时一瓶水和一块面包就能让他重燃希望。这种情境下,“饥渴交迫”既描述了生理需求,更暗示了精神层面的迫切感。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缺粮缺水的情况吗?”其实不然。比如程序员连续加班三天,盯着满屏代码却想不出解决方案,这时候同事递来的咖啡和建设性意见,同样构成了现代版的“饥渴交迫”——体力和脑力的双重透支急需补给。
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有画面感?它巧妙地将两种基础生存需求叠加。就像被困电梯的人,既需要通风(解渴)又需要获救(解饥),双重压力下更能体现人性本能。这种表达方式让抽象的情绪变得具象可感。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赋予了“饥渴交迫”新内涵。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时常陷入知识饥渴与时间短缺的交迫状态——想学的课程太多,可用的时间太少。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囫囵吞枣,而是学会建立自己的认知优先级。
如何用好这个成语?关键在捕捉“双重匮乏”的瞬间。比如创业者既缺资金又缺人才时的焦灼,家长辅导作业时体力与耐心的双重消耗。这些场景里,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不是单方面补给,而是找到平衡支点。
最后要提醒的是,成语使用贵在自然。就像熬汤时撒盐,多了齁嗓子,少了没滋味。下次描写人物困境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情境里是否存在两种以上亟待解决的矛盾?如果有,“饥渴交迫”或许就是那勺恰到好处的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