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jǐn jiàn zhēn
成语解释: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连年灾荒不断
繁体字形:饑饉荐臻
英文翻译:Famine recommendation
饥:1.饿:饥餐渴饮。如饥似渴。2.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连年大饥。
馑:原指蔬菜没有收成,后指荒年。
荐:1.推举;介绍:举荐。推荐。2.献;祭。3.草。4.草垫子:草荐。
臻:1.达到(美好的境地):渐臻佳境。交通工具日臻便利。2.来到:百福并臻。3.姓。
“饥馑荐臻”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看个例子。村里老人常说:“前些年饥馑荐臻,多亏政府开仓放粮才熬过难关。”这里的“饥馑荐臻”可不是单纯说闹饥荒,而是强调灾荒像约好了一样接二连三出现,比如旱灾刚过又遇蝗灾,让人喘不过气。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现在还用得上吗?其实它的核心是“祸不单行”的叠加效应。就像去年某地先是台风毁了大棚,接着暴雨冲垮道路,最后物流中断导致新鲜蔬菜烂在地里——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饥馑荐臻”吗?灾祸连环相扣时,单点应对根本招架不住。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藏着古人的生存智慧。他们早就发现灾害很少单独发生,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第一块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提醒我们要建立系统性的防灾思维。就像我老家这两年搞的“立体防灾”项目,既修防洪堤又建应急粮库,还能通过App提前预警,算是对“饥馑荐臻”的现代破解法。
说到底,这个成语既是警钟也是镜子。它照见人类在自然灾害前的脆弱,却也映射出团结协作的力量。就像疫情期间,各国医疗物资和生产链的互助,本质上也是在打破“灾荒叠加”的恶性循环。灾难或许无法完全避免,但未雨绸缪的智慧总能让我们多几分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