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o yǎn fú
成语解释:看到想看而又难以看到的东西,并看个充分
成语出处:陆文夫《江南厨王》:“但是每人都有这种可能,来读完这本《新潮食谱》,可以一饱口福,也可以一饱眼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飽眼福
英文翻译:Feast the eyes
饱:1.吃足了。与“饿”相对。2.足;充分:饱经忧患。3.满足:以饱眼福。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福: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福利。享福。造福。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福了一福。3.(Fú)指福建:福橘。4.姓。
哎呦喂,说到“饱眼福”这个成语,大家是不是立马想到那种眼睛被喂得满满当当的感觉?比如周末去美术馆转悠,一进门就被巨幅油画震住了——色彩浓烈得像打翻的调色盘,细节精细到连花瓣上的露珠都看得清,这可不就是“今天真是饱了眼福”嘛!
不过问题来了哈,为啥非得用“饱”这个字呢?咱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把视觉享受比作吃饭,那可是把“看”这件事抬到了生存必需的高度。就像你刷到绝美晚霞的短视频,忍不住咂咂嘴感叹:“这云彩烧得跟红烧肉似的,眼睛先吃为敬了!”
说到实际应用,我可有个亲身经历。上个月在黄山看日出,天还没亮就裹着羽绒服蹲守。等太阳蹦出来的瞬间,漫山遍野的游客齐刷刷“哇——”出声,那场面活脱脱集体上演“饱眼福”真人秀。有个大爷特别逗,举着单反边拍边喊:“这可比我家4K电视带劲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人捧着手机就能看遍天下奇观,反而容易忽略身边的小确幸。昨儿下班路上,瞥见路边野花开得正艳,紫的黄的挤作一团,不比网红打卡点差嘛!所以说啊,“饱眼福”这事儿关键不在场面多大,而是得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出门——就像我妈常唠叨的:“少盯着屏幕,多瞅瞅现实,保准你眼福管够!”
要我说呀,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自带满足感。不像“走马观花”带着匆忙,“大饱眼福”可是要你慢慢品、细细嚼的。下次遇见心动的风景,不妨停下脚步多看两眼,毕竟眼睛这个“胃”啊,也得定期喂点高质量“营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