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 shǒu yù dōng
成语解释: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馬首慾東
英文翻译:Horse head wants East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马首欲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明原本计划周末去爬山,结果朋友说想去看电影,他立马改主意跟着去了。这时候,旁边的人可能就会调侃他:“你这人真是‘马首欲东’,完全跟着别人跑啊!”
为什么用“马首欲东”来形容小明?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马头朝着东边”,最早出自《左传》,比喻自己没主见,像被缰绳牵着的马一样跟着别人走。比如团队讨论方案时,小李明明有不同想法,但看大家都支持A计划,他就立刻改口说“其实A也挺好”——这就是典型的“马首欲东”。
再举个职场场景:市场部会议上,王经理刚提出要增加线下推广预算,刘主管突然插话说应该主攻短视频平台。这时候如果市场总监马上转向支持刘主管,员工们可能会私下议论:“领导怎么总是‘马首欲东’,年初说要稳扎稳打,现在又急着追风口。”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倒也不尽然。比如历史故事里,战国时期齐国大臣邹忌劝谏齐威王时,就用了“马首欲东”的比喻,提醒君王要明辨是非。这时候成语就成了智慧的谏言工具,反而体现出语言的力量。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大家难免会有“马首欲东”的时刻。就像刷短视频时,本来想查资料学习,结果被算法带着看了半小时萌宠视频。这种情况虽然常见,但若能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牵缰绳”,或许就能多留三分清醒。
下次遇到朋友反复改变主意时,不妨笑着提醒:“你这‘马首欲东’的毛病又犯啦?”既化解尴尬,又传播了文化典故。毕竟成语就像语言里的活化石,用得恰当,能让日常对话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