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
  • x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ǎ lù yì xíng

成语解释: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欲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补语、宾语;比喻颠倒是非

繁体字形:馬鹿易形

英文翻译:confuse truth and falsehood

马鹿易形的意思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鹿:1.哺乳动物,反刍类,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的头上有角,个别种类雌的也有角,毛多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有梅花鹿、马鹿等。2.(Lù)姓。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成语评论

马鹿易形”这个成语,你可能第一次听说。它源自《史记》,字面意思是“把马和鹿的形态调换”,用来比喻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行为。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公司为了掩盖产品质量问题,把用户投诉说成“市场调研反馈”,还宣称这是“改进服务的契机”——这简直是现代版的马鹿易形

有人会问:这成语和“指鹿为马”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核心含义相似,但“马鹿易形”更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扭曲过程。比如在社交媒体时代,某些热点事件刚发生时,总有人刻意剪辑视频片段、模糊时间线,让观众误判事件全貌。这种用碎片信息重构“真相”的手段,不正是在玩马鹿易形吗?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成语里的马和鹿都是食草动物,但若有人把虎狼说成温顺宠物,反而更容易被识破。这说明人类对“违背常识的谎言”有天然警惕,但对“似是而非的变形”更容易中招。就像商家把含糖量30%的饮料命名为“轻甜健康饮”,用的就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马鹿易形策略。

如何应对这种现象?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事实坐标系”。比如看到“史上最低价”广告时,别急着心动,先查查三个月前的价格;遇到“专家研究表明”的论断,不妨看看样本量和实验方法。这种求证习惯就像照妖镜,能让马鹿现出原形。

最后分享个观察:信息越泛滥的时代,马鹿易形的把戏反而越容易奏效。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保持清醒认知的人正在形成新的信息筛选机制。就像淘金者能从沙砾中识别金粒,我们也能通过持续学习和思考,培养出识别真伪的“认知免疫力”。

"马鹿易形"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