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o rén yì kè
成语解释:同“骚人墨客”。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湖山幽境,风月遨游,实骚人逸客之常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文人
繁体字形:騷人逸客
英文翻译:writers and poets
骚:[sāo]1.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2.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3.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a.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b.指妇女举止轻佻)。4.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5.同“臊1”。[sǎo]古同“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逸:1.安乐;安闲:安逸。以逸待劳。一劳永逸。2.逃跑:奔逸。逃逸。3.避世隐居:隐逸。逸民。4.散失;失传:逸文。逸书。逸事。逸闻。5.超过一般:超逸。逸群。
客:1.客人(跟“主”相对):宾客。请客。会客。家里来客了。2.旅客:客车。客店。3.寄居或迁居外地:客居。客籍。作客他乡。4.客商:珠宝客。5.顾客:乘客。客满。6.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客。政客。侠客。7.非本地区或非本单位、非本行业的;外来的:客队。客座。客串。8.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9.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蛋炒饭。三客冰激凌。10.姓。
“骚人逸客”这个词,乍一听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描绘的是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比如古代诗人王维,隐居终南山时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既能投入创作,又能抽离世俗的状态,不就是典型的“骚人逸客”么?
有人可能会问:骚人逸客和普通文人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逸”字。比如现代有个设计师辞去高薪工作,跑去云南开染坊,用植物染料做围巾。别人说他“不务正业”,他却说:“我就想当个会染布的诗人。”这种既有才华又不被规矩束缚的劲儿,恰好诠释了成语的精髓。
有趣的是,这种特质在当代社会反而更珍贵。有个程序员朋友业余时间研究甲骨文,还在公司茶水间办过小型书法展。同事们笑称他是“码农界的陶渊明”,他却说:“代码是逻辑,书法是呼吸,两者都是我的表达方式。”你看,骚人逸客不一定要归隐山林,能在日常中找到诗意栖居的方式,同样值得称道。
或许有人疑惑:这种生活方式会不会太理想化?我见过菜市场里摆摊卖画的退休教师,他给每幅白菜萝卜画都配上打油诗。当大妈们讨价还价时,他笑呵呵改诗句:“三块五毛不算贵,买回家去配蒜味。”这种烟火气里的风雅,谁说不是另一种境界的“逸”呢?
说到底,骚人逸客的核心在于保持精神世界的独立性。就像住在胡同里的老裁缝,他做的旗袍盘扣藏着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当年轻人问他为什么不用机器锁边,他摸着绸缎说:“有些东西,快不得也急不得。”这种对生活节奏的掌控,或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