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jū shēn gǒng
成语解释:谓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成语出处:《新唐书·张玄素传》:“若上贤右能,使百司善职,则高居深拱,畴敢犯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帝王统治
繁体字形:高居深拱
英文翻译:High in the deep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拱:1.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拱手。2.环绕:拱卫。众星拱月。四山环拱的大湖。3.肢体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黑猫拱了拱腰。4.建筑物成弧形的:拱门。连拱坝。5.姓。6.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拱开了大门。猪用嘴拱地。一个小孩儿从人群里拱出去了。7.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拱出土了。
“高居深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身居高位却深藏不露”,最早用来形容帝王稳坐权力中心、不轻易露面。但放到今天,它更像一种隐喻——比如某些人明明站在重要位置,却对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者某些事物看似高大上,实则与真实需求脱节。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高管常年坐在豪华办公室开会,却对一线员工提出的产品缺陷充耳不闻,这就是典型的“高居深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因为信息传递受阻,也可能因为权力结构让人产生疏离感。比如某网红奶茶店突然爆火后,创始人不再亲自试喝新品,反而依赖数据分析,结果新品销量惨淡。这时候的“高居深拱”就成了决策者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隐形屏障。
这种状态一定是负面的吗?未必。比如故宫博物院对文物的保护措施,外人看来像“深拱”般神秘,实则是专业团队在精密控制环境下工作。但更多时候,这个词提醒我们:位置越高,越要警惕与现实的割裂。就像小区物业经理如果只坐在监控室看报表,而不去实地检查水管老化问题,矛盾迟早会爆发。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高居深拱”更多来自系统性惯性。当组织架构变得复杂,层级就像过滤网,把真实声音层层弱化。我曾见过一个案例:某教育机构CEO通过层层汇报得知“家长满意度达95%”,直到亲自参加家长会才发现,这个数据竟漏掉了最关键的课程实用性反馈。
如何打破这种状态?答案藏在成语本身的反面——“居高位”需要搭配“俯身看”。就像直播行业头部主播会定期与粉丝连麦,医院院长每月安排一天门诊值班。接地气不是姿态,而是让决策者保持感知真实的“触角”。毕竟,再宏伟的蓝图,也需要用双脚丈量土地。
下次当你听到“这个方案是高层定的”时,不妨多问一句:“他们最近和用户聊过吗?”高居深拱不是原罪,但主动打破信息茧房,才能让高处的位置真正成为助力,而非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