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tán
  • qīng
  • lù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tán qīng lùn

成语解释:谭:同“谈”。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赵勤传》:“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谭清论,以激励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繁体字形:高谭清论

英文翻译:On Gao Tanqing

高谭清论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谭:同“”。如《天方夜谭》。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成语评论

什么是"高谭清论"?这个成语其实脱胎于"高谈阔论",原指滔滔不绝的宏大议论。现在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脱离实际、缺乏实践基础的讨论。就像朋友聚餐时突然有人大谈区块链对农业的影响,而桌上连一盘土豆丝都没动——这就是典型的高谭清论

为什么有人热衷于此?举个真实案例:某科技公司晨会上,产品经理用半小时阐述"元宇宙社交的量子化路径",会后实习生小声问邻座:"所以下周要做的登录按钮改色到底怎么弄?"当专业术语成为护城河,当概念包装替代实质进展,讨论就容易变成空中楼阁。

这种现象只在职场存在吗?某大学哲学系新生座谈会上,学生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在短视频时代的嬗变"争论不休,老教授突然插话:"你们有人完整读过《存在与时间》吗?"全场突然安静。这提醒我们:在追逐新潮概念前,不妨先夯实基础认知。

个人认为,高谭清论就像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打开层层叠叠的硬纸壳,可能只找到两个小月饼。但完全否定也不公平,毕竟人类需要仰望星空的时刻。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既保持对前沿的敏锐,又不丢失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

如何避免陷入空谈?有个简单方法:每次讨论时自问"这对解决具体问题有何帮助"。就像建筑师讨论新材料时,总要先确认承重系数;厨师研发新菜式时,总要考虑食材能否采购。让每个抽象概念都找到现实支点,思考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下次听到有人大谈"去中心化赋能"或"认知维度跃迁",不妨温和追问:"能举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吗?"这个简单的问题,往往能让讨论从云端降落现实。思想的翅膀需要飞翔,但双脚必须扎根土地——这或许就是对待高谭清论最智慧的态度。

"高谭清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