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zhú
  • ni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zhú dà nián

成语解释: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高躅大年

英文翻译:The year of Gaoluo

高躅大年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躅:见〔踯躅〕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成语评论

老邻居张爷爷今年九十八了,每天仍坚持在社区花园打太极。街坊们都说他是"高躅大年"的典范——既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作息,又能给年轻人讲半个世纪前的城市故事,这样的长寿老人实在令人敬佩。

可能有人会问:"高躅大年"具体怎么理解呢?其实这个成语拆开看很有意思。"高躅"本意是高尚的行迹,可以理解为值得效仿的生活方式;"大年"则直接指向长寿。组合起来就是赞美那些既活得长久,又保持良好品德的前辈。

举个更生活化的例子:退休教师王奶奶总爱说"养生秘诀就是早睡早起多动脑"。她七十五岁开始学国画,八十岁出版回忆录,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状态,不就是"高躅大年"最好的注解吗?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在当代口语中确实比较少见。个人觉得,与其死记硬背成语,不如记住它的核心精神——真正的长寿不仅是年龄数字,更要活得有质量、有价值。就像我爷爷常说的:"每天起床有事做,有人爱,有盼头,这日子自然过得又长又有滋味。"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观察身边的长寿老人会发现,他们往往保持着适度劳动的习惯。社区里九十岁还在义务修自行车的李师傅,菜市场八十岁坚持摆摊卖自制酱菜的周婆婆,这些普通人的日常,其实都在默默诠释着"高躅大年"的真谛。

"高躅大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