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gāo
  • zài
  • sh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gāo zài shàng

成语解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成语出处:《诗经 周颂 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

繁体字形:高高在上

英文翻译:superior

高高在上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成语评论

高高在上”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处于优越地位,却脱离实际、难以亲近。比如:“公司高管长期不深入基层,决策时难免显得高高在上,引发员工不满。”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身处高位的人容易产生这种心态?

有个有趣的对比案例。某科技公司CEO每周固定参加客服接线,产品迭代速度比同行快30%;而另一家传统企业老板只通过报表管理,三年内市场份额缩水过半。可见,物理距离的“高”未必造成问题,关键在于是否保持与现实的连接通道。

有人可能会问:地位带来的信息过滤是否不可避免?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当人长期处于特定圈层,确实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就像住在山顶别墅的人,若不主动下山,永远听不到山谷里的声音。但这不是必然结果——明代官员海瑞任职期间坚持微服私访,现代企业家雷军至今保持每周体验自家新品的使用习惯。

个人认为,数字时代放大了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社交媒体让“精英”与“大众”的界限变得模糊,但算法推荐又制造了新的认知屏障。某个百万粉丝博主可能因为长期被赞美包围,逐渐失去对普通用户需求的敏感度。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保持向下兼容的思维模式始终重要。

解决之道或许藏在历史智慧里。唐太宗设立“谏议大夫”职位专司提意见,本质上是在权力体系内构建反哺机制。现代组织中的匿名反馈渠道、轮岗制度,其实都是这种智慧的延续。关键在于建立制度化的信息回流,而非依赖个人觉悟。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往往具备“身在高层,心在平地”的特质。他们办公室的门永远虚掩,工作餐常出现在员工食堂,重大决策前会组织跨层级讨论会。这种主动降维的姿态,既消解了高高在上的疏离感,又收获了更真实的市场洞察,可谓双赢。

最后想说,成语的价值在于警醒而非批判。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些领域成为“山上的人”,重要的是保持警醒,时常检查自己是否已看不清山脚的风景。毕竟,再巍峨的山峰,根基都深扎在土地之中。

高高在上的造句

  1. 造句 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2. 造句 如果成功是高高在上的太阳,那自信则是连接太阳的梯子;如果成功是大厦,那自信则构成大厦的一砖一瓦;如果成功是美丽的花朵,那自信就是提供养分的土壤……
  3. 造句 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4. 造句 这些道德模范,却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平常常的普通人。然而,也正是这群普通人,却用善举诠释着温暖,用平凡诠释着伟大。
  5. 造句 你这小人,终于高高在上了!
  6. 造句 梦想,是晴朗夜空高高在上的北极星,为迷途的人指明回家的路。
  7. 造句 高层管理不等于高高在上。
  8. 造句 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要露脸是不容易的,要露屁股是很容易的。
  9. 造句 一个人的魅力不是高高在上的骄横气,魅力也不是奶油般的漂亮面孔;魅力不是装腔作势,更不是矫揉造作扭怩作态。一个人真正的魅力来自于人的内心世界,它真实、深刻、充满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10. 造句 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