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hu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ǔ rén huí rì

成语解释:同“鲁阳挥戈”。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阙之诚,竟无鲁人回日之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挽救危局

繁体字形:魯人迴日

英文翻译:Lu people return to Japan

鲁人回日的意思

鲁:1.迟钝;笨:愚鲁。鲁钝。2.莽撞;粗野:粗鲁。鲁莽。这人办事挺鲁的。3.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4.山东的别称:鲁菜。5.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回: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9.回族:回民。10.姓。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鲁人回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形容什么场景?”举个实际例子:张三在团队项目濒临失败时,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把局面扭转过来,同事们都说他这是“鲁人回日般的坚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传说,鲁国勇士面对即将落山的太阳,竟挥戈试图让时光倒流。虽然现实中太阳不会听人指挥,但故事传递的精神很明确——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抗争的勇气。就像现代人遇到工作危机时,与其坐等失败,不如主动寻找突破口。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都用手机电脑了,这种古老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换个场景就能明白。比如程序员连夜修复系统漏洞,医生在手术室与时间赛跑,本质上都是“鲁人回日”精神的现代表达。关键不在于真的让时光倒流,而是展现突破困境的决心。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打动人心的,是它揭示了一个朴素道理:结果未必都能如愿,但奋力一搏的过程本身就有价值。就像登山者未必能登顶,但每一步向上的坚持都在改写自己的可能性边界。这种积极心态,或许比成语本身的传奇色彩更值得品味。

要注意的是,这种精神不能变成固执己见。就像现代项目管理中,既需要“鲁人回日”的拼劲,也要懂得及时调整策略。把孤注一掷和灵活应变结合起来,才是应对挑战的更优解。毕竟,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智慧。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双重启示:既要保持力争上游的锐气,也要培养审时度势的清醒。就像航海者既要用力划桨,也要懂得观察风向,这两者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鲁人回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