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ǎng
  • miè
  • l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ǔ mǎng miè liè

成语解释: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成语出处:《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草率

繁体字形:魯莽滅裂

英文翻译:be careless and rough

鲁莽灭裂的意思

鲁:1.迟钝;笨:愚鲁。鲁钝。2.莽撞;粗野:粗鲁。鲁莽。这人办事挺鲁的。3.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4.山东的别称:鲁菜。5.姓。

莽:1.密生的草。也用作草的泛称:草莽。丛莽。2.粗鲁;冒失:鲁莽。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裂:[liè]1.破而分开;破成两部分或几部分:分裂。破裂。决裂。裂纹。裂开。四分五裂。手冻裂了。2.叶子或花冠的边缘上较大较深的缺口。[liě]东西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衣服没扣好,裂着怀。

成语评论

鲁莽灭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凶,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开车时为了抢黄灯猛踩油门,结果撞上对面拐弯的电动车,不仅自己车头撞瘪了,还赔了对方三万块医疗费。这就是典型的「鲁莽灭裂」——做事不过脑子,结果把事情彻底搞砸。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失误有什么区别?”关键在行为的破坏性程度。比如小王忘记带会议资料属于粗心,但要是他为了赶时间闯红灯造成连环追尾,就上升到「鲁莽灭裂」的范畴了。这个成语自带“破坏力放大器”,专指那些既冲动又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在职场中,这种特质就像定时炸弹。市场部小李曾为了抢业绩,没签合同就调动全部资源给客户做方案,结果对方拿到方案转头找了别家执行。这种「先开枪再瞄准」的工作方式,往往让团队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创业者反而把这个成语当反面教材。做智能家居的老陈就常说:“我们试错可以快,但绝不能鲁莽。去年急着推出一款未经测试的智能锁,差点让公司口碑崩盘,这就是花钱买来的教训。”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容易出现这种行为?观察发现,短视频培养的“即时反馈”习惯正在改变很多人的决策模式。上周遇到个大学生,拿着父母给的学费All in炒币,还振振有词说“富贵险中求”,结果碰上交易所跑路,这种现代版「鲁莽灭裂」着实让人唏嘘。

有人觉得“冒险精神”和“鲁莽灭裂”是一回事,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冒险家王璐攀登雪山前会做半年准备,而鲁莽者可能穿着运动鞋就敢挑战珠峰。真正的勇气需要智慧打底,就像炒菜不能只有猛火,还得掌握火候。

在教育领域,这个问题更值得深思。邻居家小孩玩鞭炮炸伤手的事件,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说的话:“你可以尝试新鲜事物,但得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会不会伤人?会不会违法?后果能不能承担?”这套“三问原则”,或许能帮很多人避开人生中的「鲁莽灭裂」时刻。

从进化论角度看,人类大脑的前额叶本就是为克制冲动而生的。那些能在快递小哥按铃时不急着开门、先通过猫眼确认身份的人,其实正在完成一场二十五万年的进化胜利。下次遇到需要快速决策的情况,不妨让理性多飞三秒钟。

鲁莽灭裂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一个鲁莽灭裂的人。
  2. 造句 青年鲁莽灭裂,中年奋斗不止,老年遗憾懊丧。
  3. 造句 尔儒家名士,何来鲁莽灭裂之怪论?越地昔年掘出长大骨架,无人能识。
  4. 造句 但由于史观陈旧,处理史料多有鲁莽灭裂,对当代人反思历史的精神需求无法满足,也就必然不再成为主流。
  5. 造句 假如诸葛亮碰上一个鲁莽灭裂,只知杀伐的将军,恐怕早就做了阶下囚了。
  6. 造句 此番鲁莽灭裂之举,虽实出乎朝堂内外众人之意,固伤乎墨家师生之面、刺乎墨门上下之心,然足可为学宫诸家随继欲趋步效仿者深切诫之。
  7. 造句 这一刀看似鲁莽灭裂,但其实又是极精极细,像对待刻骨铭心的恋人一样温柔。
  8. 造句 对于其间微妙模糊之处,学术界也只能尝试着给出某些分析,法官们更不能不顾自家那点可怜的音乐史和语言学知识,胆大心粗,鲁莽灭裂,贸然下判。

"鲁莽灭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