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g
  • hu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ǔ yáng huī rì

成语解释:同“鲁阳挥戈”。

成语出处: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挽救危局

繁体字形:魯陽揮日

英文翻译:Lu Yang swings the sun

鲁阳挥日的意思

鲁:1.迟钝;笨:愚鲁。鲁钝。2.莽撞;粗野:粗鲁。鲁莽。这人办事挺鲁的。3.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4.山东的别称:鲁菜。5.姓。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挥:1.摇动;舞动:挥手。挥舞。挥刀。2.拂去;抹掉:挥汗。3.抛出;散出:挥金如土。挥发。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鲁阳挥日”这个成语听起来很霸气,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来自古代神话:战国时鲁阳公与韩军交战,打到太阳快落山,他举起长戈一挥,太阳竟然倒退了九十里。这故事虽然夸张,但后来人们就用“鲁阳挥日”比喻人定胜天的豪情,或者形容力挽狂澜的决心。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人还用得上这种神话成语吗?举个真实案例——去年郑州暴雨期间,电力工程师王师傅在齐腰深的水里抢修变电站,连续工作28小时恢复供电,记者采访时他说“就想当回现代鲁阳,把黑夜给挥走”。你看,当人们面对极端困境时,这个成语依然能精准传递那种不服输的劲头。

这个成语和“夸父追日”有什么区别呢?我发现很多人容易混淆。其实夸父追日侧重悲壮追逐,而鲁阳挥日更强调主动改变。就像创业路上,前者像不断融资续命的公司,后者更像用创新产品直接改变行业规则的企业家。这种细微差别,正是汉语成语的妙处所在。

在家庭教育中怎么运用这个典故?我辅导表弟作文时就碰到过。他写登山遇雨想放弃,我建议他引用“鲁阳挥日”,结果老师特别标注这个用法新颖。现在孩子接触西方励志故事多,反而这些本土典故更能激发文化共鸣。重要的是把古老意象转化为现代人能理解的画面——比如把挥戈的动作想象成按下重启键,把落日看作倒计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近年有了新解。有些科技论坛用它形容程序员熬夜debug,戏称“代码界的鲁阳们又在挥键盘留月亮了”。这种幽默化使用虽然偏离本意,却让传统文化符号有了时代生命力。就像青铜器纹样变成国潮T恤,关键不在于绝对正确,而在于持续焕发新的精神价值。

最后想说的是,与其纠结成语的原始出处,不如关注它传递的核心能量。当你在深夜改方案、在实验室等数据、在手术台连轴转时,那种“想把时间掰回来”的迫切,不正是三千年未变的“鲁阳精神”吗?这种文化基因的延续,或许比成语本身更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