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án hú zài tíng
成语解释:谓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成语出处: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余,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鸞鵠在庭
英文翻译:Luan and Hu in court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厅堂:大庭广众。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法庭。开庭。
"鸾鹄在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鸾鸟和天鹅在庭院中聚集",用来形容家中子孙贤良或人才济济的景象。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略显生僻的成语,在现代生活中还能找到对应的场景吗?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张爷爷的八十大寿宴席上,大儿子是医生正在讲解养生知识,二女儿是教师分享着教育心得,小孙子捧着刚获得的科技竞赛奖状。这不正是"鸾鹄在庭"的现代写照吗?不同领域的家庭成员各展所长,就像传说中的祥瑞之鸟汇聚一堂。
再来看某互联网公司的创意会议。产品经理梳理用户需求,程序员演示最新算法,设计师展示交互原型,市场专员分析行业数据。这种多元人才碰撞火花的场景,何尝不是职场版的"鸾鹄在庭"?关键不在于是否真有神鸟降临,而在于不同特质的个体能否和谐共生、优势互补。
有人可能会疑惑:古代强调血缘关系的"鸾鹄在庭",是否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珍贵事物自然聚集"的隐喻。就像好的社区会吸引优质商户入驻,优秀的平台能汇聚专业人才,这种良性循环在今天依然成立。关键在于营造让"鸾鹄"愿意停留的生态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中"庭"的意象值得玩味。无论是家庭院落还是公司大厅,本质上都是需要主动经营的空间。就像培育花园需要松土施肥,想要实现"鸾鹄在庭"的效果,更需要持续投入培育适合人才成长的土壤。这或许比单纯追求"鸾鹄"的数量更有现实意义。
从历史视角看,北宋文豪苏轼在《三槐堂铭》中记载王氏家族"鸾鹄在庭,世济其美",描述的正是代代相传的家风传承。这种文化基因的延续性提醒我们,真正的"鸾鹄在庭"不应是昙花一现的盛况,而应该成为可持续的精神传统。就像老字号店铺门庭若市,靠的是百年如一日的品质坚守。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成语,会发现它既是理想的生活图景,也是可实践的发展策略。无论是家庭建设还是团队管理,创造兼容并蓄的环境,让不同特质的人才自然聚集、互相成就,或许就是现代版"鸾鹄在庭"的最佳注脚。毕竟,真正的祥瑞不在传说中的神鸟,而在我们用心培育的每一寸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