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bǐ lì zǎo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源直心《议释道不应拜俗状》:“枢纽经典,畴咨故实,理例锋颖,词韵膏腴,则司戎之称鸿笔丽藻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
繁体字形:鴻筆麗藻
英文翻译:Callicarpa Hongbi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丽:[lì]1.好看;美丽:壮丽。秀丽。风和日丽。2.姓。3.附着:附丽。[lí]1.丽水(Líshuǐ),地名,在浙江。2.见〖高丽〗。
藻:1.藻类植物:水藻。海藻。2.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也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如金鱼藻、狸藻等。3.华丽的文辞:辞藻。4.姓。
你是否好奇“鸿笔丽藻”这个成语该怎么用?先看个例子:那位作家在文学沙龙上朗诵新作时,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有人说这真是鸿笔丽藻的典范。这里的“鸿笔”好比画家握着巨型画笔,“丽藻”则像珍珠玛瑙镶嵌在文字间,合起来就是形容既大气又精致的文采。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正式场合吗?其实不然。我曾在街边咖啡店听见两位编剧聊天:“你这剧本虽然情节紧凑,但缺了点鸿笔丽藻的感染力。”可见只要涉及文字创作,从严肃文学到影视剧本都能灵活运用。就像厨师做菜,既要有扎实刀工,也要讲究摆盘艺术。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代自媒体创作中其实藏着不少“鸿笔丽藻”的变体。某美食博主这样写道:“当桂花糖浆裹着晶莹的藕粉丸子滚落舌尖,味觉记忆突然被拽回外婆的老灶台。”这般兼具画面感和韵律感的描述,谁说不是新时代的丽藻呢?
这里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华丽辞藻会不会掩盖内容本身?我曾见过青年作者刻意堆砌生僻词,反而让文章失去可读性。真正的鸿笔丽藻应该是“戴着镣铐跳舞”,既保持文字的美感,又让读者看得明白。就像苏州园林,雕梁画栋与实用功能完美相融。
最后分享个观察: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文字工作者更需要修炼鸿笔丽藻的功夫。当人们习惯了15秒的视觉刺激,那些能让人暂停、回看、反复咀嚼的文字,反而显得愈发珍贵。这或许就是这个古老成语在数字时代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