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hú jiāng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学习不专心
繁体字形:鴻鵠將至
英文翻译:inattentive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至:1.到:至今。自始至终。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极;最:至为感谢。你要早来,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
“鸿鹄将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大雁和天鹅即将飞来,实际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或即将实现重要目标。比如:“公司年会上,小李突然宣布要辞职创业,周围人觉得他异想天开,他却笑着说:‘鸿鹄将至,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半年后,他的团队竟拿到了千万融资。”这个例子中,“鸿鹄将至”既表达了突破现状的决心,也暗示了行动与机遇的关联。
有人可能会问:“鸿鹄将至”是不是等同于空想?其实不然。成语的关键在于“将至”二字——它不仅包含对未来的期待,更强调当下的筹备状态。比如一位考研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每天背300个单词看似疯狂,但鸿鹄将至,我必须把地基打牢。”三年后,她果然收到了常春藤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种将宏大目标拆解为具体行动的过程,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另一个常见困惑是:如何区分理想主义与好高骛远?观察现实中的案例会发现,真正的“鸿鹄将至”往往伴随着可量化的计划。比如某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用五年时间带着学生完成了百万字小说创作,最终获得省级教学创新奖。他挂在办公室的书法条幅写着:“鸿鹄非一日之禽”,这句话生动诠释了长期主义的重要性。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新的解读空间。比如职场人转型做自媒体、传统行业拥抱人工智能,这些看似冒险的选择,只要配套科学的执行方案,本质上都是“鸿鹄将至”的当代演绎。它提醒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记得带上登云梯。
下次当你想做一件“大事”时,不妨自问:我的准备是否像等待鸿鹄的猎人那样充分?眼前的每一步,是否都在缩短与目标的距离?想明白了这些,那些曾被质疑的“痴心妄想”,或许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