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é cún lǐ fèi
成语解释: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已经名不副实了
繁体字形:鵝存禮廢
英文翻译:Waste of goose
鹅: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嘴扁而阔,脚有蹼,能游泳,耐寒,吃青草、谷物、蔬菜、鱼虾等。
存:1.存在;生存:残存。父母俱存。2.储存;保存:封存。存粮。3.蓄积;聚集:存食。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4.储蓄:存款。存折。零存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5.寄存:存车处。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6.保留:存疑。存而不论。去伪存真。7.结存;余留:库存。收支相抵,净存二百元。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存心。心存侥幸。不存任何顾虑。9.姓。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废: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废除。半途而废。这个煤窑废了。2.荒芜;衰败:废园。废墟。3.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废报纸。废钢铁。4.肢体伤残:残废。废疾(残疾)。5.废黜。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鹅存礼废”这成语,听着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别急,先问个问题: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就是形容那些“只保留表面礼节,实际内容早被丢得一干二净”的情况。比如村里办喜事,桌上摆着大肥鹅当传统吉祥物,可大伙儿连为啥要摆鹅都说不清,这不就是典型的“鹅存礼废”嘛!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这成语放现在有啥用?嘿,用处大着呢!就拿职场来说吧,有些公司年年搞“员工关怀日”,茶水间堆满零食饮料,可员工加班到半夜愣是没人管。这不就是“鹅存礼废”吗?零食饮料成了摆设,真正的关怀反而被忽略。要我说啊,这种表面功夫还不如不做,省得寒了人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传统。您瞧现在年轻人结婚,虽然不抬大花轿了,但改穿秀禾服、敬改口茶,这不就是老传统的新活法?关键得看有没有“魂儿”在里头。就像我妈总念叨的:“仪式感得有,但不能光走形式不走心。”您品,您细品,这话是不是在理?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个真人真事。前阵子参加同学会,组织者非让大伙穿校服、背书包,结果三十好几的人整得跟穿越似的,关键连当年班主任名字都有人记岔了。您说这是不是“鹅存礼废”的翻车现场?要我说,同学会就该撸串喝酒聊近况,硬凹青春回忆反而尴尬。
其实啊,这成语给咱提了个醒:传统这玩意儿就像老汤底,得不断往里添新料才能香。就像我家过年,虽然不放鞭炮了,但改成了全家拍短视频送祝福。您别说,八十岁老太太对着镜头比心,可比放炮仗有意思多了!说到底,别让礼节成了束缚,咱得学会让老传统跟上新时代的节奏不是?
最后给您留个话头:下次看见那些“光有鹅,没真心”的场面,您是会当面戳破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事儿啊,可得看场合掂量着来。毕竟老祖宗也说了:“礼之用,和为贵”,有时候装傻充愣反倒能让场面更和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