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é
  • x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é xíng yā bù

成语解释: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成语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步行缓慢

繁体字形:鵝行鴨步

英文翻译:go as slowly as ducks or geese do

鹅行鸭步的意思

鹅: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嘴扁而阔,脚有蹼,能游泳,耐寒,吃青草、谷物、蔬菜、鱼虾等。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鸭:鸟,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rǒng)毛可用来絮被子、羽绒服或填充枕头。通常指家鸭。通称鸭子。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鹅行鸭步”这个成语,大伙儿先别急着挠头。咱先举个栗子啊——比如老张头儿去菜市场买菜,左手拎着塑料袋,右手挎着菜篮子,两脚外八字迈得那叫一个晃悠,后头的大妈直接喊:“您这鹅行鸭步的,能把道儿让让不?”你瞧,这不就把那种慢吞吞、晃悠悠的走法给说活了嘛!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为啥非得用鹅和鸭来比喻呢?嘿,您别说,这动物界学问大着呢!鹅走路脖子一伸一缩,鸭蹼子啪嗒啪嗒拍地,可不都带着股悠闲劲儿?说白了,这成语抓的就是那种“急也急不来”的憨态,比直接说“慢”可生动多了。

要我说啊,这成语放现在也一点不过时。就拿地铁早高峰来说,总有几个老哥卡在闸机口掏交通卡,后头队伍排成贪吃蛇。这时候您要夸他句“您这鹅行鸭步真够稳当”,估计他脸能红到耳朵根。您瞧,四字成语杀伤力比直接催人可强多了,还能让人会心一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慢”里头也藏着门道。前些日子见着个做糖画的老匠人,手里铜勺转得那叫个慢工细活,可出来的龙凤活灵活现。您说这叫不叫“鹅行鸭步”?要我看啊,关键得看场合——该快时别磨叽,该细处就得慢慢来。这成语就像把双刃剑,用对了是幽默,用岔了可就是挖苦了。

说到底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个成语,就跟活化石似的,把千百年前的生活场景都给冻住了。咱现在用起来,可不就是跟古人隔空击了个掌?您要是有天见着谁走路带风似的晃悠,不妨试试这词儿,保准比干说“走快点”有意思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鹅行鸭步的造句

  1. 造句 奶奶走路尽管已是鹅行鸭步,但她仍坚持每天到湖边锻炼身体。
  2. 造句 三个矮子威风凛凛地离船,个个都是凸肚挺胸、鹅行鸭步,大有睥睨尽天下英雄之概。
  3. 造句 只见少年时而大步流星,时而鹅行鸭步。
  4. 造句 大腿的酸胀和屁股的麻木让他走起路来,有些鹅行鸭步的感觉。
  5. 造句 你希望它慢些时,它却如白驹过缝,转瞬即逝;当你希望它快些时,它却又鹅行鸭步、漫条斯理,让你倍觉煎熬,甚至度日如年……
  6. 造句 那老伯上来要看个究竟,他走过我的身边,并未发现我们,机会来了,我们鹅行鸭步地向楼梯走去,正要下楼时,不幸的是被老伯发现了。

"鹅行鸭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