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ào
  • t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è diào táo mǔ

成语解释: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吊丧

繁体字形:鶴弔陶母

英文翻译:Crane hanging pottery mother

鹤吊陶母的意思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吊:1.悬挂:门前吊着两盏红灯笼。2.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吊丧。3.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吊下来。4.收回:吊销。5.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吊皮袄。6.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吊底线。打吊结合。7.量词。旧时钱币单位。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叫一吊。

陶:[táo]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陶器。陶俑。彩陶。2.制造陶器:陶冶。3.比喻教育、培养:熏陶。4.姓。5.快乐:陶然。陶醉。[yáo]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母: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成语评论

说到“鹤吊陶母”,你可能有点懵:这成语到底在讲什么?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鹤在古代常代表清高脱俗,陶母则是东晋名臣陶侃的母亲,以贤德闻名。这两个元素碰撞,其实藏着个关于“美德传承”的隐喻。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张阿姨把退休金全捐给山区孩子,邻居们都说她这是“鹤吊陶母”式的情怀。这里的“鹤”象征纯净初心,“陶母”暗指奉献精神,合起来就是赞美持续传递善意的行为。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鹤和陶母作比喻?陶母当年截发换酒招待客人、封坛退鲊教子廉洁的故事,展现的正是中国人推崇的持家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原生家庭教育”,陶母用实际行动证明:好家风才是最好的传家宝。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现在有些家长送孩子学国学,倒不如先看看陶母的智慧。她没教儿子背《论语》,而是通过日常小事培养品德。这让我想到家庭教育的关键——身教永远比言传更有穿透力。

下次见到坚持做社区义工的老人,或是自愿降薪支援乡村建设的年轻人,不妨在心底为他们点个赞。这些当代“鹤吊陶母”的故事,正在用新方式续写古老美德。美德传承从来不是刻板的模仿,而是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落地生根。

看着公园里教孙子垃圾分类的老爷爷,忽然觉得这就是鲜活的文化传承。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陶母”,关键在于能否像鹤那样,既保持精神高度,又能贴近人间烟火。或许这就是成语穿越千年的生命力——它总能在生活细节里找到新的落脚点。

"鹤吊陶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