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ùn
  • q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è kùn jī qún

成语解释: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鶴困鶏羣

英文翻译:A flock of birds in distress

鹤困鸡群的意思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困:1.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为病所困。想当年当(dàng)无可当,卖无可卖,真把我给困住了。2.控制在一定范围里;围困:困守。把敌人困在山沟里。3.困难:困苦。困厄。4.疲乏:困乏。困顿。5.疲乏想睡:你困了就先睡。6.睡:困觉。天不早了,快点困吧。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成语评论

说到“鹤困鸡群”,很多人可能联想到“鹤立鸡群”,但这两个成语的意境其实截然不同。前者形容鹤被困在鸡群中,无法展现自己的优势;后者则是强调鹤的突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鹤困鸡群”会成为困境的代名词?

举个例子,小张原本是技术团队里的编程高手,但被临时调到行政部处理文件。他每天面对表格和会议记录,感到无从下手,就像鹤被丢进鸡群,空有翅膀却飞不起来。这里的关键矛盾在于:环境与能力的错位。当个人特长无法匹配所处环境的需求时,再优秀的人也可能显得格格不入。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况只能被动接受吗?其实不然。比如前文的小张,后来主动向上级提出“每周用技术思维优化行政流程”的方案,既发挥了分析能力,又解决了部门痛点。这说明困境本身可能隐藏着破局机会——关键在于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鹤困鸡群”的现象在职场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与其抱怨“鸡群太矮”,不如思考如何让环境为己所用。就像沙漠中的仙人掌,虽然缺水,却演化出储存水分的本领。这种主动适应的智慧,或许才是应对不匹配环境的正解。

再比如社区里的退休教师老王,原本觉得广场舞太吵闹,后来却组织起“舞蹈队学古诗”活动,把文化传播融入娱乐。这种创造性的转化,让“鹤”与“鸡群”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这提示我们:差异本身可以成为创新的催化剂,关键在于视角的转换。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鹤困鸡群”值得警惕?因为它本质上反映了系统性的资源错配。但换个角度看,这种错配也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个体的独特性,也映射出环境改进的可能性。当我们学会在限制中舞蹈,或许就能发现,所谓的“困局”不过是尚未解锁的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