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o
  • cháo
  • wén
  • ji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o cháo wén jié

成语解释:《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睫,再乳再飞,而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鹪巢蚊睫”极言细微。鹪,通“焦”。指焦螟。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睫,再乳再飞,而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鷦巢蚊睫

英文翻译:Rosette eyelash

鹪巢蚊睫的意思

鹪:鸟,体长约10厘米,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尾羽短,略向上翘。多在灌木丛中活动,吃昆虫等。

巢: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巢。蜂巢。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巢。倾巢出动。3.姓。

蚊:蚊子,昆虫。一般指水生孑孓的成虫。雌虫吸人、畜的血液,能传染疟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也泛指一些双翅类小昆虫,如瘿蚊、摇蚊,有的是农业害虫。

睫:睫毛,眼睑边缘的细毛:目不交睫。

成语评论

鹪巢蚊睫”这个词,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存在,就像鹪鹩的窝搭在蚊子的睫毛上,小到几乎看不见。比如有人可能会说:“这房间整理得太干净了,连根头发丝儿都找不到,简直是鹪巢蚊睫般的一尘不染!”你看,这种夸张的说法,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微小到极致”的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冷门的成语,现在还有人在用吗?”其实,它更多出现在文学或书面表达中。比如在描写自然纪录片时,解说词可能会说:“显微镜下的浮游生物世界,仿佛鹪巢蚊睫般的生态系统,藏着生命的惊人奥秘。”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古典韵味,又让抽象概念变得鲜活。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还暗含了“忽略微小事物可能错过重要细节”的道理。比如工作中,老板提醒团队:“别觉得数据小数点后两位不重要,鹪巢蚊睫的地方往往藏着突破口。”这种提醒方式,比直接说“注意细节”更有画面感,也更容易被记住。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来形容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形价值”。就像手机里的芯片,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决定了整个设备的性能。生活中很多重要事物,比如家人的一句关心、同事的一个善意提醒,不也像鹪巢蚊睫般细小却珍贵吗?

不过也要注意,过分追求“鹪巢蚊睫”可能会钻牛角尖。就像有人装修房子,非要纠结瓷砖缝隙宽了0.1毫米,这就本末倒置了。把握“关注细节”和“抓大放小”的平衡,才是真正的智慧。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细致观察的场景,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给孩子讲解蚂蚁搬家时,可以说:“别看蚂蚁小得像鹪巢蚊睫,它们能搬动比自身重几十倍的东西呢!”这样的表达,既有趣又能启发思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收的多数是粗颗粒度的内容。偶尔把注意力放在“鹪巢蚊睫”之处,或许能发现被快速刷屏掩盖的惊喜。就像用显微镜看雪花,每片都藏着独一无二的美丽纹路。

"鹪巢蚊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