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rén shǒu rì
成语解释:《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后遂以“黄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黄人守日
英文翻译:Huang Renshou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黄人守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坚守岗位、忠于职责的人。比如一位老教师退休后仍坚持回校指导年轻老师,邻居们便感叹:“他真是‘黄人守日’,心里永远装着教育事业。”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为什么用“黄人”而不是其他人?这源自古代神话中“黄帝后裔守护太阳”的传说,后来演化为对责任感的比喻。就像现代职场中,那些主动加班完成项目的员工,大家也会用“黄人守日”来称赞他们的敬业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既强调坚守,也暗含智慧。就像疫情期间坚守医院的护士长,她不仅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12小时,还创新了病区管理模式——这种既有毅力又有方法的坚持,才是“黄人守日”的完整诠释。
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比如社区里二十年如一日打扫街道的王大爷,超市里总是耐心帮老人找商品的收银员,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日”。这种传统文化意象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反而让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下次看到凌晨还在检修路灯的工人,或是台风天坚持送餐的外卖员,不妨想想“黄人守日”这个词。它提醒我们:每个平凡岗位上的坚守,都是照亮世界的点点星光。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或许就是成语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