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gōng jiǔ lú
成语解释: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今日视虽近,邈若山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朋友聚会的场所
繁体字形:黄公酒壚
英文翻译:Huang gongjiulong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垆:1.黑色的土壤:垆土。2.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垆。当垆(卖酒)。
说到“黄公酒垆”,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成语感到陌生。它出自《世说新语》,原指晋代黄公卖酒的酒铺,后来比喻怀念故人旧事。举个例子:老张和老王多年未见,偶然在街角一家小酒馆碰面,老王举杯笑道:“这场景倒像是黄公酒垆,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些年的事儿。”
为什么用“黄公酒垆”表达怀念?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是“物是人非”的感慨。比如有人回到家乡,发现小时候常去的书店改成了奶茶店,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儿以前可是咱们的‘黄公酒垆’啊,现在连本书都找不着了。”这种对比既带着对过去的眷恋,又暗含对变化的接纳。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现代应用可以很灵活。比如有人发朋友圈晒同学会照片,配文“二十年后重聚母校,真·黄公酒垆现场”,既幽默又点出了时光流逝的深意。再比如年轻人聊起童年游戏厅拆迁,调侃一句“我的黄公酒垆没了”,瞬间引发同龄人共鸣。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反而更需要这类有画面感的表达。下次遇到让你想起旧时光的场景,不妨试试用“黄公酒垆”代替简单的“物是人非”——就像给记忆加了层复古滤镜,既保留情怀,又不显得沉重。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黄公酒垆的典故里其实藏着古代文人的社交智慧。他们用共同的记忆符号拉近距离,这种沟通方式在今天依然适用。当你和故人聊起某个消失的老地方时,那种会心一笑的默契,不就是当代版的“黄公酒垆”时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