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gān hēi shòu
成语解释:指人面容憔悴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憔悴的样子
繁体字形:黄干黑瘦
英文翻译:Yellow dried and black thin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黑: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姓。
瘦: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面黄肌瘦。他近来瘦了。2.(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对):这块肉太肥,我要瘦点儿的。3.(衣服鞋袜等)窄小(跟“肥”相对):裤子做得太瘦了,可以往肥里放一下。4.(地力)薄;不肥沃:瘦田。
“黄干黑瘦”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常用来形容人面黄肌瘦、气色差的样子。比如:“老张刚出院那会儿,整个人黄干黑瘦的,走路都打晃。”这种描述既直观又有画面感,一下子就能让人联想到健康受损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黄、干、黑、瘦”这四个字?其实这四个字各有分工:“黄”指肤色暗沉,“干”形容皮肤缺水,“黑”暗示气血不畅,“瘦”直接点明体型变化。组合起来,就像用放大镜观察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既全面又精准。
举个现代例子更易理解:比如有人连续熬夜加班三个月,同事可能会说:“小王最近黄干黑瘦的,项目再重要也得注意身体啊!”这里不仅描述了外貌变化,还暗含了对工作压力的批评。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此——它能跨越时空,精准击中现代人的痛点。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有意思。它不像“面黄肌瘦”那么直白,反而像画家调色盘,用四个颜色勾勒出病态模样。当代社会常见的外卖依赖症、996工作制,其实都在默默制造“黄干黑瘦”的现代版。不过反过来想,这也是个健康预警信号,提醒我们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再举个反例:健身房里常见“黑瘦但精壮”的体型,这和“黄干黑瘦”有本质区别。前者肌肉紧实、目光有神,后者则透着病态。这说明成语中的每个字都不可替代——真正的健康状态,从来不是单靠体重秤数字就能衡量的。
下次看到有人脸色不好,不妨观察下是否符合这四个特征。或许这就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提醒我们该放下手机早点睡觉,或是预约个体检更靠谱。毕竟成语不只是文字游戏,更是古人观察生活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