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pí guǎ shòu
成语解释: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成语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一个个黄皮寡瘦,这使他蓦然想起在平汉线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憔悴的样子
繁体字形:黄皮寡瘦
英文翻译:lean and haggard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瘦:1.(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面黄肌瘦。他近来瘦了。2.(食用的肉)脂肪少(跟“肥”相对):这块肉太肥,我要瘦点儿的。3.(衣服鞋袜等)窄小(跟“肥”相对):裤子做得太瘦了,可以往肥里放一下。4.(地力)薄;不肥沃:瘦田。
“黄皮寡瘦”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呢?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李家的橘子树今年没施肥,叶子黄黄的,果子又小又少,邻居看了直摇头说:“这树黄皮寡瘦的,怕是结不出甜果了。”你看,这里用成语既描述了树的状态,又暗示了背后的原因。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只能形容植物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人也能用——小王最近熬夜加班,脸色蜡黄、身形单薄,同事关心道:“你这黄皮寡瘦的模样,得注意身体啊。”这里既点出了健康问题,又带着关心的语气。
这个成语的核心是什么?它其实在表达“因缺乏养分而显病态”的状态。但有意思的是,现在年轻人用这个词时,甚至会调侃自己熬夜后的憔悴样:“昨晚追剧到三点,今天镜子里的我简直黄皮寡瘦。”这种自嘲式用法,反而让成语多了些幽默感。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表达“看得见的表象+隐藏的原因”。比如描写贫困山区的教室:“窗户上糊着发黄的报纸,孩子们的书包磨破了边,整个教室透着一股黄皮寡瘦的劲儿。”不用直接说“条件艰苦”,画面感已经跃然纸上。
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创作者用它形容抽象事物。比如影评人写:“这部电影特效华丽,但剧本黄皮寡瘦,像棵挂了彩灯的枯树。”这种用法突破了传统,反而让人眼前一亮。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像面镜子,既照出表象,又折射深层问题。现代社会总强调“外在要光鲜”,但“黄皮寡瘦”的存在提醒我们:健康持久的成长,终究需要扎实的根基。就像养盆栽,只顾擦亮叶子不管根系,终究会枯萎——这个道理,放在人身上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