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tóng
  • hào
  • sh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tóng hào shǒu

成语解释:见“黄童白叟”。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泛指老人与孩子

繁体字形:黄童皓首

英文翻译:Huang tonghaoshou

黄童皓首的意思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童:1.儿童;小孩子:牧童。顽童。童话。童谣。童年。2.指没结婚的:童男。童女。3.(童儿)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家童。4.秃:童山。5.姓。“僮”

皓:1.白;洁白:皓首。明眸皓齿。2.明亮:皓月。3.姓。“暠”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成语评论

黄童皓首”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其实它字面意思是“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用来形容从孩童到老人的所有人。比如社区组织中秋活动时,负责人说:“这次活动黄童皓首都能参与,既有儿童手绘灯笼比赛,也有老人戏曲表演。”这里的“黄童皓首”既保证了活动覆盖面,又传递出代际融合的理念。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正式场合吗?”并非如此。某短视频博主拍摄全家聚餐时,镜头扫过啃鸡腿的小侄女和剥虾的爷爷,配文写道:“黄童皓首围坐一桌,这就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这个例子证明,成语完全能融入现代生活场景,用日常画面传递温暖。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我认为它抓住了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生命的延续性。就像某小学组织的“时光信箱”活动,让孩子们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写信,同时邀请老人分享年轻时的故事。这种黄童与皓首的对话,恰好构成了完整的人生拼图。

在老龄化加剧的今天,这个成语有了新内涵。某商场改造时特意增设了母婴室和老人休息区,负责人解释:“商业空间要服务黄童皓首,既要考虑婴儿车通行,也要设置防滑扶手。”这种设计思维跳出了传统年龄分层的局限,展现出更具包容性的公共意识。

有个有趣的观察:当我们在公园看到老人教孩子下棋,或年轻人帮长者调试手机时,这些画面本身就是“黄童皓首”的生动演绎。它提醒我们:不同年龄段的互动不是负担,而是社会保持活力的源泉。正如某养老院引入幼儿园后,老人们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孩子们也获得了更多生活智慧——这种双向滋养,或许才是成语最珍贵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