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ù yōu zhì míng
成语解释:见“黜陟幽明”。
成语出处:《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黜幽陟明
英文翻译:Dethrone youzhiming
黜:降职;罢免;废除:黜退。罢黜。
幽:1.僻静;深远;昏暗:幽静。幽谷。2.隐蔽的;不公开的:幽居。3.沉静;深微:幽思。4.囚禁:幽禁。5.迷信指阴间:幽冥。6.幽州,古地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
陟:登高;上升:陟彼高岗。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唠唠成语"黜幽陟明"这回事儿。先说个例子:老王家开的公司最近调整管理层,把混日子的副总给撤了,直接提拔车间里最能干的张师傅当副总——这活脱脱就是"黜幽陟明"的现实版啊!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这成语具体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撤掉昏庸的,提升贤明的"。就跟咱们手机系统升级似的,把卡顿的旧版本卸了,装上更流畅的新系统。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古人的智慧在现代职场中的翻版嘛?
再举个历史例子。明朝嘉靖年间,海瑞为啥能从地方小官一路升到户部主事?还不是因为人家敢怼贪官又能办实事。皇帝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黜幽陟明",把尸位素餐的官员撸下去,让真正的人才冒尖儿。
不过这里有个疑问:"现在这招还管用吗?"要我说啊,关键得看执行。像前阵子某互联网公司搞末位淘汰制,结果把老实干活的给裁了,这哪是"黜幽陟明",整个儿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嘛!所以啊,得真正识别出谁是"幽"谁是"明"才行。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动态平衡。就像种菜要间苗,把蔫儿了的拔掉,给壮苗腾地方。不过现在有些单位搞"黜幽陟明"搞得像过家家,今天提拔这个明天又换那个,把员工都整不会了。要我说,这事儿得稳准狠,不能三天两头折腾。
最后给大家整个接地气的例子。咱小区物业去年换了新经理,把光拿钱不干事的保安队长撤了,让夜班最负责的小王顶上。现在小区停车秩序好多了,这不就是"黜幽陟明"在社区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嘛?所以说啊,老祖宗的智慧放哪儿都不过时,关键看咋灵活运用。
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用得太频繁也容易变味。就像炒菜不能总放辣椒,管理也不能光靠换人。真正的好领导啊,得学会把普通员工培养成"明",而不是整天想着"黜"这个"陟"那个。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