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uó fèn lóng chóu
成语解释:鼍:扬子鳄。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成语出处: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鼉憤龍愁
英文翻译:Alligator angry dragon worry
鼍:扬子鳄。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愁:1.忧虑:发愁。不愁吃,不愁穿。2.忧伤的情绪:乡愁。
“鼍愤龙愁”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像一幅水墨画,用神兽的愤怒和忧愁来比喻人内心激烈的情绪波动。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四海龙王焦头烂额、天庭众神束手无策的场景,就堪称“鼍愤龙愁”的生动写照——连神龙都气得拍案,神龟也愁得缩头,可见局面有多失控。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普通表达愤怒的词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它构建了双重意象。鼍(扬子鳄)象征隐忍的愤懑,龙代表高位的忧虑,就像职场中基层员工憋着怒火不敢言,管理层却为项目风险彻夜难眠,两种不同维度的情绪在同一个时空里碰撞发酵。
试着用它造个现代例句:“看着股票账户里跳水的数字,老王在办公室鼍愤龙愁——既想摔了键盘大骂上市公司,又担心房贷断供夜不能寐。”这里既捕捉到了普通人的情绪张力,又保留了成语特有的画面感。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集体性焦虑场景。比如家长群里突然传出中考改革消息时,妈妈们像鼍群般在对话框里疯狂刷屏质疑,而爸爸们则如卧龙沉默抽烟——表面平静下藏着千头万绪,这种群体情绪的多层次性,用“鼍愤龙愁”来形容比单纯说“大家都很焦虑”更有穿透力。
下次遇到需要同时表达愤怒与忧虑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情绪调色盘里的钴蓝和赭石,单独使用略显单调,混合起来却能画出更立体的情感光谱。毕竟我们真实的生活情绪,从来都不是单一色调的。